24H直播

#政策

  • 停辦17年公地放領重啟 估釋出2千公頃國有地、4千農民受惠

    |生活

    內政部近日宣布,為回應農民期待,將重啟已停辦17年的「公地放領」政策,預計釋出近2000公頃國有耕地與養殖用地,初步盤點共有4445位農民符合申請資格。內政部指出,會請地方政府在年底前成立公地放領工作小組,讓後續流程更加透明、順利。

  • 基隆欲編預算、人力 過年前成立台語委員會

    |台語新聞

    今年台語團體積極呼籲中央和地方,應當設立「台語復振委員會」,也發起連署行動,頂日仔高雄市長陳其邁已經拍頭陣簽署中央的連署。啊若地方層級的部份,基隆也有好消息,經過市議員咧議會提案,市長謝國樑咧11/19已經答應欲編預算、人力來做,拍算舊曆過年前欲佇文觀局下底成立「台語委員會」。(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民眾提週休3日附議通過 勞動部:仍在蒐集意見階段

    |生活

    民眾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週休3日,超過5000人附議通過,政府必須在12月7日前回應。對此工商團體認為,推行的時間未到;勞團則希望同步檢討低薪問題。勞動部長洪申翰強調,台灣企業樣態多,勞工就業型態也多,各種勞工和企業的意見都要做評估,制度上需有做更多思考,目前仍在蒐集意見階段。

  • 帶著孩子來上班!如何打造育兒友善職場?【獨立特派員】

    |生活

    面對少子化帶來的人才荒與社會超高齡化挑戰,企業的育兒友善措施勢在必行。無論是非營利組織的同事協力育兒模式,或是台灣港務公司透過設置教保中心、推行分段式彈性工時等系統性政策,皆證明職場支持是提高生育意願的關鍵。這些成功案例不僅讓員工能安心兼顧家庭與事業,更為企業自身帶來實質效益。當彈性工時、職代獎金、積極化假別等措施形成共識,企業正成為協力養育孩子的「村莊」力量,為台灣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與想像。

  • 台灣遭氣候績效指標列「非常差」等級 環境部:評比標準有爭議

    |環境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18日公布最新評比,台灣名次雖較去(2024)年前進1名為第59名,但在全球63國之中仍屬「非常差」後段班。對此環境部回應,CCPI以「人均」數據做為評比標準具有爭議,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自2007年起即逐步下降,該評比結果不合理也不具代表性。在本次評比中,同屬「非常差」等級的還有日本、南韓與澳洲等國。

  • 英國大規模改革庇護政策 難民申請永久居留需等20年

    |全球

    過去一年,英國的非法入境與申請難民庇護的人數都創下新高,讓英國社會陷入嚴重分歧。為了徹底減少非法移民數量,英國17日將大規模的庇護改革政策,未來要申請到英國的永久居留權,將從目前的5年延長到20年。

  • 移工團體批政策不公平 勞動部:會完善申訴機制

    |社福人權

    為了留下優秀的技術性移工,政府推出中階技術人力計畫,不過多個移工團體今(16)日邀請專家學者舉行研討會,痛批台灣的移工聘用政策,對移工權益極不公平,也讓仲介有機可趁。勞動部回應,會完善申訴機制,確保中階政策可以真正提升移工勞動條件。

  • 中國結婚與生育率持續低迷 政府推簡化結婚流程

    |全球

    東亞各國的生育率都在節節下降,中國甚至連結婚的人都大幅減少,去(2024)年的數字比前一年(2023)少了158萬對,下滑超過兩成。中國官方為了「催婚」,想方設法讓結婚變得更簡單,包括結婚登記全國通辦,不必再大老遠回到戶籍地;也不需要提供戶口名簿,這代表不必經過家長同意,小倆口決定就好。而各地民政單位也是各出奇招,像是上海推出夜間登記服務,領完證可以直接在夜店辦婚禮;北京等其他城市則是跟觀光景點合作,推出特殊的結婚行程。更常見的是發放結婚消費券,但是金額通常不高,大約人民幣800到1000元,民眾反映「吸引力不大」。還有在一些農村,連已經牽手一輩子的老夫妻也沒放過,村裡每天廣播「領結婚證送雞蛋」,動員老人家來補登記。而做了這麼多努力有沒有用呢?中國今年上半年的結婚對數已經略有回升。不過有專家認為,這只是一個短期數字,如果年輕人的結婚意願沒有提升,結婚再方便,也很難讓他們說出「我願意」。

  •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 申請護照限選出生時生理性別

    |全球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6日裁定,有關國務院要求護照申請,只能選擇出生時的生理性別,取消男性、女性以外的「X」選項規定准許繼續執行。除了投下反對票的3名大法官痛批其他同僚支持川普政府政策,LGBT族群權益團體也將持續在各級法院提起訴訟,這場法律戰還有得打。

  • 補充保費改革喊停 卓揆:跨部會溝通再加強

    |政治

    為了改善健保財務,衛福部長石崇良昨(6)日提出所謂的補充保費,但立刻引發爭議,金管會則宣稱事先不知情。結果不到一天,行政院長卓榮泰就決定喊卡,而對於這一場風波,他坦言「跨部會溝通可以更好」。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