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稅率
-
美對台課20%+N關稅 工總籲增加融資、凍漲電價
| 產經美國對台課徵20%+N對等關稅,工總今(12)日發聲明,我國關稅遠高於日韓,會影響到競爭力,呼籲政府應該維持穩定匯率、增加對中小企業融資,還有透過凍漲電價等方式救急。傳產業者也表示,從4月到現在都接不到美國客戶訂單,再持續下去恐怕只能關廠。受到關稅衝擊的產業包含紡織、電機等,在股市表現也都偏弱。
-
美對台關稅採「最惠國+20%」 鄭麗君:爭取降稅率不疊加
| 政治行政院今(11)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對台關稅計算方式與談判進展說明。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目前我國輸美產品稅率,是以「最惠國待遇」加上20%暫時性對等關稅計算,並強調基於保密協定與不影響最後談判結果下,無法對外說明談判細節,但願意向國會與國人適時說明談判進展。
-
台實際關稅可能超過20% 中經院長:不疊加是例外
| 產經台灣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引發關注,產業界期盼中央應該做完整說明。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今(11)日上午出席公開活動,面對媒體追問並未多作回應。不過學界則認為台灣關稅採疊加計算並不意外,中經院長連賢明直言,關稅不疊加才是例外,因為台灣目前是暫定稅率,談判尚未完成,關稅不可能適用例外計算方式。
-
美關稅疊加計算恐衝擊傳產 工商團體籲爭取延後實施
| 產經美國對台對等關稅目前是既有稅率再疊加20%,輪胎、螺絲等傳統產業恐怕受到衝擊,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表示,疊加關稅跟業界早期的想像不一樣,呼籲政府穩定市場,不要冒險讓產能大規模外移。工商協進會也提出4大建言,希望政府幫助產業提早布局因應。
-
黃國昌質疑疊加關稅黑箱 國貿署:8/5已向3千業者說明
| 政治美國白宮日前公布對台課徵20%的對等關稅,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8)晚證實,台灣實際的關稅是20%再加上原關稅,也就是採「疊加」方式。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質疑,政府這種「暫時性」的驚喜到底還有多少?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反擊,這是4月行政院就對外說明的事。經濟部國貿署則重申,台美雙方還未完成總結會議,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
-
美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 傳產、紡織、農漁業恐受衝擊
| 產經美國7日起實施最新一輪對等關稅措施,包含台灣在內的多數國家,將採取「疊加」計算方式,引發外界關注。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尤其是傳統產業、紡織業及部分農漁產品等,新關稅將超過20%,恐造成嚴重衝擊。
-
經貿辦證實台關稅採疊加計算 為產品原稅率加20%
| 產經正當日本向美國據理力爭,15%對等關稅不應是疊加關稅時,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8)晚證實,其實絕大多數國家、包括台灣都是採疊加方式,也就是產品原有「最惠國待遇」關稅稅率,再加上川普關稅稅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批評,沒有最黑箱,只有更黑箱。
-
關稅15%有無加疊解讀不同 日談判代表再赴美會談
| 全球美國與日本日前宣布達成關稅15%協議,但現在卻爆出雙方對15%關稅有無加疊在基礎關稅10%上的不同解讀。美國認為需要加疊,日本堅持當初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同意不加疊。在日本負責談判的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再次赴美,與美國財政官員會面後,透露美國已經說明會採取措施,適時修改總統令,並且歸還修正前多收的關稅。
-
台灣人口連19個月負成長 金門、連江、台北流失最多
| 生活台灣正面臨嚴峻的少子化危機,根據內政部公布的最新戶口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2025)年7月底,人口總數為2333萬多人,人口連續19個月負成長,以縣市別來看的話,金門縣、連江縣、台北市人口減少最多。不少民眾直言,北市的高房價讓人望之卻步,加上捷運系統便利,導致許多人選擇住在房價相對低的新北、桃園,再透過通勤到台北市工作。
-
半導體在美設廠可免100%關稅 川普:若反悔將回頭追討
|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7)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對全球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但是會豁免在美國生產或是承諾即將美國生產的晶片與半導體。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也在同一場記者會上宣布要在美國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這場記者會的稍早之前,川普宣布加徵印度25%關稅,21天後生效,代表8月底開始,印度輸美部分商品的總稅率將高達50%。
-
美20%對等關稅今生效 政院估4.2萬人減薪失業
|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20%稅率在台灣時間7日中午12時開徵,產業擔心受到的衝擊大。根據行政院評估約4萬2000人會面臨減薪、失業風險,預估產值損失達1.6%以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7)日到立法院備詢時強調,短期、中長期都有計劃,而對於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他也抱持樂觀態度,預估維持保3。
-
台美關稅20%、瑞士39% 美貿易代表:下修空間不大
| 政治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日前接受電視專訪時指出,目前雖然還有些貿易對手國的關稅案尚未公佈,但大致上已經定案,要再向下修改的空間不大。 其中最令各方意外的是,原本看好可以拿到低關稅的瑞士,最後公佈結果卻是39%,幾乎是歐洲各國最高的稅率,這也在瑞士政壇掀起不小波瀾。
-
美「232條款」是什麼? 調查項目、對台半導體可能影響一次看
| 產經美國日前宣布對台灣課徵20%關稅,總統賴清德表示這是「暫時性」措施,台美將針對「232條款」持續磋商,待針對半導體的232調查結果公布後,關稅情況將會更明朗。232條款是什麼?相關調查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可能對台灣半導體業造成什麼衝擊?
-
美對台20%關稅8/7生效 專家:「232條款」是焦點
| 全球美國日前宣布對台灣徵收20%關稅,而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日(3)清晨返台,強調談判還在進行、會努力爭取更好稅率。不過日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態,7日最新關稅生效前,不會修改對「很多國家」的稅率,台灣還有轉圜空間嗎?專家分析,跟半導體相關的「232條款」將會是重點,尤其像是AI伺服器等資通訊產業,一旦232條款關稅高,恐怕迫使廠商,把產能大量移轉到美國,對台灣的出口貿易跟經濟發展,將帶來衝擊。
-
美公布對台關稅20% 賴清德:為暫時性稅率可望再降
|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修正對等關稅,台灣稅率為20%。目前台灣稅率暫定20%,預計在8月7日中午生效,稅率與越南並列,但比日本和南韓的15%都還要高,和東南亞各國相比,菲律賓、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都是19%,寮國和緬甸則是40%。總統賴清德表示,這只是「暫時性」稅率,只要雙方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等美國232晶片產業調查結果公布後,關稅情況將會更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