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公布2月外銷訂單金額421.2億美元,連續6個月呈現負成長。其中光學產品,外銷訂單衰退幅度最大,另外,電子及資通訊產品,也衰退了2成以上。經濟部表示,3月外銷訂單恐怕也不樂觀。因為全球通膨升息壓力仍在,再加上終端需求不振,預估3月外銷訂單金額,年減幅度,將在2成以上,可能會陷入連七黑。
薪資漲幅跟不上物價飆升,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經常性薪資平均達4萬5376元。不過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542元,年減0.72%。為了抗通膨,行政院長陳建仁已表態支持明年軍公教調薪。有學者認為,去年CPI2.95%,今年CPI預估2.16%,2年合計超過5%,物價壓力大,認為明年軍公教薪資,合理調幅約3%到4%。不過外界憂心,電價恐怕會先漲。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國際燃料成本飆漲,但台灣電價相較南韓、法國便宜,會通盤考量台電運營與物價,再決定是否漲電價。
中國雖然有超過14億人口,但中國人口在2022年呈現60年來首度負成長,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阻力。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多年的低出生率與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就是中國人口警訊的縮影,也出現即使早已超過退休年齡的銀髮族還必須省吃儉用,靠退休金來補貼子女的生活。
通膨怪獸吃掉薪資漲幅,行政院主計總處今(17)日公布,去年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1357元,年減0.15%,連兩年陷入負成長,顯示薪資成長速度,跟不上物價通膨速度。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政府會透過「特別條例」,帶動產業升級,促進薪資上漲。
Netflix在8日宣布,在加拿大、紐西蘭、葡萄牙及西班牙4國,推出打擊密碼共享政策,將針對非同住者額外收費。隨著全球影音串流競爭日益激烈,Netflix去年一度面臨訂戶負成長危機,祭出嚴抓寄生帳號策略盼搶回龍頭寶座。
薪水漲幅趕不上物價,主計總處公布,1到11月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1345元,年減0.11%,顯示薪資已連續兩年「負成長」,但通膨壓力不減,農曆年前物價漲更兇,包括蔬菜、水果和雞肉等,批發、零售價都變貴。知名連鎖雞排,更被網友爆料漲到95元,遭吐槽比便當還貴。業者喊冤表示,是外送平台價格,門市依舊維持80元。
臺灣面臨囡仔少的危機,舊年干焦13萬8千986人出世,創下歷史新低,人口數連紲三年負成長。毋過看彰化縣,顛倒連紲2年攏是全台灣上敢生的縣市,有社福團體指出,這馬的家庭養小孩,爸母攏閣愛食頭路。(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1到10月國內受僱員工薪資統計,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1346元,負成長0.13%,顯示勞工的薪資漲幅,比不上通膨的幅度。今年前10個月的經常性薪資,也就是俗稱的「月薪」,平均為4萬4339 元,年增2.9%,創下近21年來同期最高增幅。不過扣掉物價通膨,勞工的實質經常性薪資與去年相比,還是衰退了0.13%,也是近6年來同期首度出現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