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15天運宰禁令釀塞車 全台多出39萬頭滯場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國活豬禁運「禁宰令」今(6)日中午解除,明(7)日恢復屠宰拍賣,15天禁令讓全國多出約39萬頭滯場豬,為防止豬場搶著出清滯場豬而影響豬價,農業部每週將召開調配會議,議定每天上市數量,必要時採抽籤登記制來平衡供需。為彌補豬農及豬肉攤商的損失,農業部也宣布飼料差額、攤位補助等補助計畫。但也提醒廚餘養豬仍禁止,養豬場一旦被發現,豬隻無法上市,並取消飼料差額等補貼。

大批的豬被趕上貨車,準備送往市場等待拍賣。活豬15天禁運令在6日中午解禁,7日晚上0時恢復屠宰拍賣,屏東有養豬場6日中午起預備運出600隻豬。

屏東豬農蘇先生表示,「已經兩週、15天沒有運了,裡面的畜舍也是有壓迫到,我相信外面的冷凍廠跟市場,他們應該也有需求。」

多養15天,豬的體重躍升到150到160公斤,已超出市場規格體重100到130公斤許多。禁運禁宰造成養豬場壓力,平均每隻豬成本多了約1千元,行政院估計全國15天多出約39萬頭滯場豬,大家搶著運出,導致部份豬農6日排不到出豬。

高雄市養豬協會理事長王忠禮說明,「超重(成本高價格差)就得趕快出清,趕著出就是說,比較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塞車的問題。」

滯場豬多數超重、價格較差,為防止豬價因數量太多崩盤,農業部預計到明(2026)年3月底止,每週召開調配會議,依市場供需及產業意見議定每天上市數量。若供給過多將採抽籤登記制等方式,設法平衡供需。

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表示,「數量或者價格有一些波動的時候,我們會協調這些冷凍廠,適時地進場來做屠宰凍存,確保豬農能夠得到合理的收益。」

農業部提出飼料差額、油資補助等養豬產業鏈補助計畫,希望彌補豬農損失,但也強調,活豬運送及屠宰雖解禁,廚餘養豬仍持續禁止,被發現將管制禁止移動,豬隻無法上市,並取消飼料差額等補貼。儘管中央有補貼政策,豬農仍擔心,非洲豬瘟影響後續豬肉買氣,行政院長卓榮泰公開喊話,要國人安心吃豬。

行政院長卓榮泰說,「非洲豬瘟是一種只會傳染豬隻的動物性疾病,這個週末開始,我們盡可以放心地走訪各個市場或夜市,享受各種的滷肉飯、肉圓。」

6日一早傳統市場的肉攤依舊空蕩蕩,最快7日傍晚部分攤商就能供應溫體豬,8日早上恢復正常。

而除了農業部宣布補助肉攤每攤3萬,高市府也跟進加碼每攤1.5萬元,預計在禁運禁宰令解除後,派人到市場協助辦理補助申請及造冊。中央地方通力合作,希望降低非洲豬瘟衝擊,也喚回國人對國產豬的信心。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