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允南韓造核動力潛艇 觸中國敏感神經
美國總統川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上展開峰會,川普隨後批准讓南韓能興建核動力潛艇,而引發海內外輿論的關注。
由於當前南韓使用的柴油動力潛艇,會限制在水中潛航的時間,將使偵測追蹤北韓與中國潛水艇的能力受到限縮。因此李在明當面向川普要求,由美國供應核動力潛水艇的燃料,由南韓主動擔負起更多任務,來緩解美軍壓力。
南韓總統府則澄清,此舉並非針對特定國家,卻也向記者說明,往後還有許多法律與規則程序要走。
南韓總統府國家安保室長魏聖洛說:「我認為連既存的韓美原子能協議,可能都要因此修改,因為核燃料屬軍事用途,現有的原子能協議並不適用,所以必須調整才能讓程序完結。」
但川普的決定,已經引發北京當局的警戒。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希望韓美雙方,切實履行核不擴散義務,做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而南韓學者則認為,儘管川普閃電地爽快批准,讓南韓能興建核動力潛艇,但事情並非如此單純。
湖西大學核心融合學部教授全家霖分析,「核潛艦用的反應爐,運作起來噪音要極低才行,這項技術美國是世界領先,問題是美國到底是要把他們擁有的技術給南韓,還是要南韓向美國購買,這點還不清楚,而且軍方在購買軍材武器時,還得經美國行政程序,流程相當複雜。」
批准南韓興建核動力潛艇的同時,川普仍然維持模糊空間;背後可能代表希望從南韓身上得到更多武器採購收益,也有強化監控北韓與中國的考量。
但也有意見認為,與其解釋作特定國家威脅,應該更廣泛地以總體區域安全來看待。
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認為,「來到韓半島水域的潛水艇,並不會只有中國的,俄羅斯與日本的潛水艇都會經過,雖然安保上的同盟關係很重要,但會侵略我們的,不會只斷定是哪個國家。」
公視國際記者楊虔豪在南韓報導,「名為經貿合作會議的APEC,在川普總統大興保護主義與關稅壁壘的情況下,現在眾人更將目光放在美中兩大強權,從經貿談判延伸至軍事安保的角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