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堰塞湖無立即危險 中央基於安全撤逾900居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影響,花蓮已有明顯雨勢,立霧溪堰塞湖是否有潰決風險,引發關注。中央表示,水位距離壩頂還有5公尺,現階段並無立即危險,但顧及安全,已先撤離超過900位的部落居民。今日一早,也讓居民短暫回家、收拾行李,但有部分居民不願住在收容所,選擇在富世村的籃球場,自行搭帳棚避難。另外,在光復災區的第三暫置場,堆放30萬噸淤土,目前也先以防水袋蓋住,避免大雨沖擊。
戶外的好天氣,一瞬間風雲變色,突然烏雲籠罩,天空一片灰濛濛,雨也越下越來。
騎士說:「剛剛那個沒有這麼黑,然後突然那邊是亮的,那邊是黑的,一瞬間雲就飄過去了。」
颱風風神已經生成,帶來的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就怕有致災性大雨,侵襲花蓮,恐讓立霧溪堰塞湖,有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風險。
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表示,「目前這個水位,離這個壩頂,大概還有將近5公尺,現階段這樣評估,因為剛剛都是流回立霧溪,對整個立霧溪,包括對下游的聚落,並沒有相關的危險性。」
儘管中央評估,目前危險性較低,後續將做邊道挖掘工程,解決堰塞湖問題,但顧及安全,下游的民有與民樂部落,900多位居民已被緊急撤離,但19日一早,開放短暫返家。
在鄉長、警方陪同,居民再次收拾行李,但超過30位部落民眾,不願住到收容所,在富世村籃球場,搭起帳棚避難。
部落居民葉先生說:「收容所不方便啦,小孩子會哭鬧的那種,影響到別人也不好意思。」
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原則上我們就是先預估撤離5天的時間,我們現在就是很積極地安撫他們的心理,希望在這樣的一個危急時刻,大家都能夠共體時艱。」
同樣高度戒備,也在光復鄉災區,清出的大量淤土,堆在第三暫置場,中央也以防水布蓋住,以防大雨衝擊淤泥,相關作業預計20日上午,就會全面完成。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署長顏旭明說:「第三暫置場的淤土量堆置很大,現在有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可能會有一些降雨,所以我們事先做一些預防措施,主要是鋪設不透水布。」
災區已有雨勢,但依目前監測,大多下在平地,馬太鞍溪堰塞湖出水量、涵管便橋水位與堤防狀態,目前維持穩定,中央持續觀察,嚴防颱風進逼。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