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美關稅未明 機械、工具機業勞工赴政院抗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結果至今仍未揭曉,關稅海嘯第一排的工具機、機械業、汽車零組件業勞工受影響,今(22)日上午集結超過500人前往行政院抗議。對此經貿談判辦公室代表回應,政府基本立場是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也會兼顧勞工權益。不過《經濟學人》提醒,要注意產業別關稅,可能讓台灣和新加坡受到較大衝擊。

抗議群眾說:「我們在乎的是什麼?工作權。」

500名勞工舉起手中的紙碗,象徵是工作的飯碗。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結果至今仍未揭曉,產業界已經大受衝擊。22日上午,由海嘯第一排的工具機、機械業、汽車零組件業等,勞工大集結,前往行政院抗議。

台灣機械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段維中表示,「我們就已經常常在公開喊話,呼籲政府今天要與勞工來溝通,但是到了今日,整個的談判的過程都不公開。」

勞工團體粗估,超過50萬名勞工將受關稅衝擊,連帶影響大量家庭生計;也表示他們早在1個多月前就要求政院保證,不會將勞工工作權當談判「祭品」犧牲、及行政團隊與談判代表應與勞工團體對話,卻被忽視。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談判代表黃建章表示,「請相信政府一定會全力維護國家整體的利益,爭取最好的談判成果。」

另外,《經濟學人》也在近期發表專文,提醒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目前祭出最嚴苛的是產業別關稅,由於產業型關稅缺乏明確對象,較難透過雙邊談判降低,尤其是半導體和藥品,台灣和新加坡都被點名可能受到巨大衝擊。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他如果是用晶圓產地來進行課徵,或者是用大水庫的理論,相對的,恐怕在台灣所必須承受的晶片的關稅,稅率就會是比較高一些。」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偉傑指出,「減少下來,確實是因為之前的提前拉貨動能慢慢趨緩所造成的,但AI商機持續還是強勁的。」

下游廠商最擔心半導體關稅影響,經濟部統計處,也發表6月外銷訂單統計結果,共567.7億美元,較上月減少11.6億美元,與去(2024)年同期比較則增加112.1億美元。提前拉貨效應趨緩,但仍然還有。

不過22日台股開低走低,近午盤後往下探底,終場收在22987點,重挫352點,不確定性依然衝擊市場信心。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