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剴剴案監督疏失 監院糾正衛福部、雙北市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保母劉姓姊妹虐死剴剴案,監察院今(29)日糾正衛福部、雙北市政府,並將涉案兒盟社工違失移請司法參考。監委調查指出,衛福部長期未落實對收出養媒合服務的監督、相關法規也未檢討修正、新北市忽視脆弱家庭的督導機制、台北市則對居家托育的管理輔導流於形式,最終釀成悲劇。

北市1歲男童「剴剴」在接受兒盟收出養媒合服務期間,遭合作保母劉姓姊妹凌虐致死,監察院2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糾正衛福部、新北市政府及台北市政府,並將涉案兒盟社工違失提供司法機關參考。

監察委員葉大華、王幼玲、張菊芳調查指出,衛福部長期未落實對收出養媒合服務的監督,導致主導服務評估等高度責任落在民間單位,且未檢討相關法規以保障脆弱家庭個案。

新北市政府將剴剴轉介至兒盟後,對於出養必要性、安置規劃及異常情況全仰賴兒盟社工評估,未整合社福資源、也缺乏紀錄督導。

而劉姓姊妹均為台北市政府依法登記保母,但在2011年取得保母人員技術士證後,直到2022年才為符合兒盟合作資格申請登記證,中間從未接受回訓。在2023年9月的訪視報告中,剴剴已有明顯瘀傷,文山區居托中心卻無記載與實地訪查,監察院認為北市居托監督流於形式,確有疏失。

負責剴剴的兒盟社工並非新手或工作超量,但在2023年9月起訪視3次後便未再追蹤,對於剴剴相關異狀,該名社工認為保母與兒盟為合作夥伴關係,因此並未對保母說法懷疑,顯示其缺乏辨識兒虐的敏感度與專業判斷力。

監委強調,剴剴身處兒盟、新北市與北市3方社福體系中,仍遭虐致死,凸顯社會安全網「一主責、多協力」機制失靈。監察院建議衛福部將兒虐辨識納入醫事人員繼續教育訓練課程,並強化照顧專業訓練、跨縣市收出養流程通報與監督機制,以保障兒童人身安全。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