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教育部手機入校新規範 國中小擬集中保管、高中生可與校方協商

(圖/資料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宣布擬於9月新學期起實施高中以下學生手機入校集中保管措施,教育部今(21)日進一步公布管理原則草案,其中國中小學生需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才可攜帶行動載具入校,且入校後須由校方或各班統一集中保管;高中學生則可由學校、家長及學生3方討論後,制定各校管理規範。教育部表示,後續將參酌各界意見,調整相關規範內容。

教育部長鄭英耀14日指出,將針對高中以下學生入校後執行手機集中管理規定,預計將於9月的新學期起正式上路。教育部21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自即日起至6月1日為止,向社會各界公開徵詢意見。

根據教育部規劃,將分階段採同一方式管理,國中、小學生攜帶手機到校,由學校或各班以集中方式統一保管,相關規範須經校務會議通過並公告實施;高中則授權各校可以自行制定的同一方式管理,制定相關規定時,需邀集教師、家長、學生3方代表共同討論。

教育部指出,考量國中小學生尚未成年,若欲攜帶行動載具到校,須經過法定代理人同意;高中生則因已具備基本自主管理能力,因此可依校方規定範攜帶行動載具到校。

草案內容也提到,各校手機集中保管規定須明確列出適用對象、管理方式及時間、違規處理程序、學生申訴救濟機制與彈性調整等。校方也可依不同載具類型及情境,彈性調整管理或使用方式;且各校訂定的手機管理規範,每3年至少應檢討1次,

教育部表示,為防止學生在課堂期間因使用行動載具影響學習,目前已規定除教學需要或緊急情況外,其餘時間都須將手機關機,現行規定與多數國家管理方式相同。此次制定手機入校管理的草案,希望能蒐集各方意見酌修相關規定,以符合教學現場及學生合理合規的使用需求。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