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把握關稅緩衝期拉貨 貨櫃業:出現急單、運價運量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暫緩90天,市場傳出許多客戶原本還在觀望,紛紛提前拉貨,降低關稅衝擊,預期包含長榮、陽明和萬海貨櫃三雄,可望因搶運潮受惠。業者表示,簽長約優於去(2024)年,價量也有提升,至於搶90天緩衝期出貨,僅部分產品出現急單,整體並未出現「搶艙」情況。
往台北港碼頭的貨櫃車不斷進進出出,一台接著一台,傳出是因為受到美國川普關稅政策影響,許多客戶趕緊提前拉貨、出急單,就是想避免關稅衝擊。台灣的貨櫃三雄,包含長榮和萬海也坦言,簽長約的狀況比去年好。
長榮海運公司總經理吳光輝說:「我想長約在美國線簽約的比率是高,我們的量價基本上會比去年好,在歐洲的部分價格也有在提高,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表示,「近洋線包括我們今(2025)年的運費,都比去年的同期運費1月到4月,運價大概成長3成,所以表示近洋線目前狀況都還不錯。」
許多輪船業者出席會員大會,引起外界關注,海運業務是否受到美國關稅衝擊?萬海航運表示,從出貨狀況來看,包含客製化家具、工具機,或是低單價的電商,受到的影響比較小,畢竟終端還是有需求,因此還是會有貨出口。
目前雖然沒有搶艙,但可能會發生部分急單現象。陽明海運則認為,除非美國需求大幅下滑,否則貨品出貨的機會性還是很高,長期來看不會那麼悲觀。
陽明海運公司總經理白崑榮認為,「我覺得可以繼續觀察,應該不會那麼悲觀。除非美國整個經濟狀況出了大問題,他不購買、不消費,不然跟亞洲購買這些部分一定會繼續的。」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則指出,「比較大的變數是在美國,到底那邊會有什麼樣的情形。還有他現在的協議上面,除了中國之外,會不會波及到更多的地方,讓全世界到美國的總運量下降。」
專家提醒,日前美國貿易代表署曾發布,只要是中國擁有和營運的船舶,就要設高額港口費,未來如果政策開始實施,是否會增加航運成本,也得納入觀察。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