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致全球經濟成長趨緩 IMF下調主要經濟體預測
美股道瓊指數連3天回彈,24日收盤重新站上4萬點,市場看似樂觀,多少與美中貿易戰可能降溫有關。但究竟美中雙方有沒有談?談得如何?現在又是各說各話。
記者問,「您可以釐清美國在跟中國的誰談判嗎?他們說貿易談判正在進行是假新聞。」
川普回應,「他們今早有開會,我不能告訴你,他們是誰不重要。」
被問到敏感問題,川普直指對他提問的記者報導有誤。但事實上這並非記者捕風捉影,而是中國商務部與外交部24日都公開表示,美中正在進行談判的報導是假消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說明,「據我了解,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
川普日前才表示,不會對中國加徵高達145%關稅,但也不會降到零,被外界解讀美中貿易戰已降溫,《華爾街日報》甚至引述消息人士,說美國對中關稅可能降到50%到65%,但川普馬上又改口說美國沒有軟化對中立場,也不會單方面降低關稅。
對中談判進度令外界霧裡看花,美國倒是對其他國家的訊號相對明確。
24日川普會見來訪的挪威總理與財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時,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向記者表示美韓貿易談判正在進行,進度可能比預期快。只是川普又再表示,美方不可能逐一談判,如果對方不選擇談判,就是由美國來設定一個他們認為的公平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說明,「到了某個時間點,我們會直接設定交易價格,有些國家會被課關稅,有些對我們很不公平的國家會比其他國家高,但我們已經被剝削了很多年。」
就在此時,波音公司執行長歐特柏格(Kelly Ortberg)對外證實,中國已暫停接收新的波音飛機,川普稍早雖然在社群社群媒體上表達不滿,但一轉眼美國又找到了新買家,馬來西亞與印度。
針對全球貿易戰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4日除了警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更下調了主要經濟體2025年的增長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指出,「從數據來看,我們觀察到美國陷入衰退的風險現在已上升到37%。」
路透社報導,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中國現在應該將經濟重心轉向內需消費;至於東協因為是非常開放的經濟體,對美國關稅與貿易戰的曝險程度很高,未來受到的衝擊恐怕將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