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居癌症死因第2位 醫籲家族病史及帶原者定期篩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肝病是國病,去(2022)年有7000多人因肝癌而死亡。醫師表示,肝癌的發生與台灣B肝、C肝盛行率高有關,因此呼籲有肝癌家族病史,以及及B肝、C肝帶原者,每年應主動篩檢、積極追蹤、及早治療,才能預防肝硬化及肝癌。
69歲的范振坤有肝癌家族史,11年前他在健檢時,意外檢查出1.2公分肝腫瘤。雖然歷經手術、5次栓塞及5次電燒治療,但病況仍未受到控制,還感染了肝膿瘍。幸好後來小兒子捐肝,才終於讓他重獲新生。
范振坤表示,「3個兒子都說,如果3個人的任何一個人可以配對的話,都會捐肝給我。我的小兒子血型是O型,跟我一樣,所以他後來捐肝給我了。」
肝病是國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肝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2位,有7781人因肝癌而死亡。
醫師表示,肝癌的發生與台灣B肝、C肝盛行率高有關,而主動篩檢、積極追蹤、及早治療,是預防肝硬化及肝癌的關鍵三部曲。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說明,「在B肝也是一樣,只要有發炎就要控制病情,不要讓它纖維化。未來肝癌發生機率減少,死亡率自然就跟著減少。」
醫師提醒,肝臟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因此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往往出現症狀時,已經是肝癌末期。因此呼籲B肝、C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帶原者,應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肝癌的威脅。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