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升息不止 學者建議資產應多元配置
吳雅瑜 陳信隆/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通膨升息不止導致金融市場震盪,投資人該如何因應?有學者就建議認為,資產應採多元配置來分散投資風險,並採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來降低投資成本,打造優質的退休生活。
新冠疫情延燒近3年,加上俄烏戰爭加劇通膨壓力,美國聯準會升息和QE縮表來得又急又快,讓股債市無一倖免,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長李長庚用心有餘來形容全球金融市場,但也向投資人信心喊話。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長李長庚指出,「我們在過去不管股市再怎麼大跌,國安基金進場之後2年,除了1次之外全部都是正回報。當你的股票跌破年線跌破3年線,跌破5年線接近10年線,你已經比過去10年每個平均。你贏了這麼多人,真的閉著眼睛買了。」
李長庚表示為了壓制通膨,各國央行大幅升息已讓股債市、匯市、數位貨幣等各類商品價格激烈變動,不論是對個人還法人都會造成壓力跟衝擊,尤其目前市場不斷動盪,不少民眾更是擔心退休金縮水、將來退休生活費不夠用。有學者認為,資產應採多元配置來分散投資風險。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表示,「如果我已經找到一些比較適合的,專屬退休的投資標的。大家可以在這次的低點一直下來的過程裡面,現在其實是一個長期進場點,你就每個月再扣個多扣個兩三千塊,讓你的成本在低點的時候可以累積多一點的資產。」
王儷玲表示許多民眾因害怕投資風險,退休常會選擇最保守的銀行定存,但目前市場利率太低無法對抗通膨與長壽風險,要避免追高殺低的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可有效降低投資成本,也能享有時間複利,打造優質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