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仰賴俄進口天然氣 尋找替代來源成挑戰

徐家仁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德國對於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程度高,未來要如何支付帳單,雙方正準備要進行會談,避免德國企業沒有天然氣使用。近期傳出,俄羅斯天然氣業者設置在德國的辦事處,被歐盟執委會以涉嫌違反反托拉斯法名義,進行搜索。

俄烏戰爭對德國經濟的影響正逐漸浮現,針對天然氣買方是否以俄羅斯盧布支付天然氣價款,歐俄雙方還喬不攏。莫斯科當局多次重申,商場交易不是慈善事業,讓德國這個使用俄方天然氣的大戶,可能面對必須輪流分區停止供應的措施,引發德國企業界的緊張。

以位於巴伐利亞的「凱爾海姆化學纖維公司」為例,儘管工廠用電都來自汽電共生,在電力上高度自主,但最重要的天然氣一旦出問題,公司的營運就岌岌可危。

德國凱爾海姆化學纖維公司總經理克瑞格巴克表示,「天然氣漲價已經讓我們很受傷,現在還要面對可能被『斷氣』的風險。」

凱爾海姆是德國典型的家族經營中小企業,年營業額不到兩億歐元。但近來天然氣不斷漲價,今年預計要上漲五倍,達到一億歐元,等於收進來的貨款,半數以上先拿來付天然氣帳單。

德國凱爾海姆化學纖維公司總經理克瑞格巴克回應,「我們當然想過要用替代能源,長期而言,氧氣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要等好多年才可能達到需要的數量,所以還要再找別的替代方案。」

路透社的報導指出,以2021年為例,德國進口的天然氣有百分之55來自俄羅斯。這麼龐大的數量,要一下子找到替代來源並不容易,就算找到也是所費不貲。德國政府與業界估計,最快要到2024年下半年,才可能逐漸擺脫俄羅斯的天然氣。

然而,德國企業能不能等兩年多,是個大問號。當地的化工業協會就認為,在政府找到天然氣的替代來源之前,勢必會有企業出走、移往海外的風潮,讓德國面臨更高的失業等總體經濟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