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一號輸歐天然氣剩2成 德國祭新節能政策因應
林靜梅 郭俊麟/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德國走向廢核減煤,仰賴天然氣和發展再生能源的方向,但因為俄羅斯減少天然氣供應,也讓能源轉型面臨重大考驗,為了度過難關,德國政府決定祭出新節能政策。而另一方面,在10年前開發的全氫能列車於24日正式開出,取代化石燃料、零碳排,踏出綠色大眾運具的重要一步。
俄羅斯將輸歐的北溪一號天然氣管線供應砍至2成,讓德國的能源安全亮起紅燈。德國政府24日宣布,基於能源安全,能源運輸為最優先,包括天然氣和煤炭等擁有鐵路運輸的優先權,另外節能也很迫切,公共建築的夜間照明納入管制。
德國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說明,「公共建築物晚間10時至早上6時不能開燈,照明廣告也從晚間10時至早上6時禁止。」
而德國9月起室內空調溫度也有規定,暖氣不超過攝氏19度,以節約天然氣使用。擺脫燃煤與核能的德國,卻因烏俄戰爭敲響對天然氣過度依賴的警鐘。為努力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打造的全氫能火車24日在德國正式發車,開啟綠色大眾運具的新篇章。
阿爾斯通公司總裁拉發吉回應,「我認為它會完全改變我們看待火車的方式,尤其是它將打開並鋪設一條路徑,讓柴油列車得以轉型成氫能列車。」
法國設計德國組裝的全氫能列車標榜零碳排、低噪音,靠的是車頂的氫燃料電池,透過氫氣與氧氣結合產生電力,時速最高可達140公里。此次德國共啟用14列,將用來連接漢堡附近的城市,全長約100公里,並取代原有的柴油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