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是古俄羅斯不可分割一部分?普丁的野望與焦慮【觀點】

(※ 文:徐子軒。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自9月中俄國的西部(Zapad)軍事演習結束後,俄軍沒有各自返回基地,而是留駐在烏克蘭邊境之外。隨後幾個月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直發出求救訊號,美國情報部門於10月底向媒體分享了情報,並聲稱這是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不久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華府與烏克蘭外長庫雷巴(Dmytro Kuleba)會面,更新並簽署了美烏戰略夥伴關係章程,表達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承諾,並警告俄羅斯不要犯嚴重錯誤。俄國則否認了危險的說法,指責西方歇斯底里、煽動烏克蘭與俄國對立情緒,並聲稱在境內調動部隊是主權國家的自由。
俄軍集結烏國邊境非近期首例
事實上,這不是俄羅斯最近第一次在烏克蘭邊境集結軍隊,今年4月也發生過類似的狀況,造成烏克蘭嚴重的恐慌。作為回應,美國派出F-15E等戰機與波蘭空軍共同軍演,且未聲明美國戰機將在波蘭停留多久,隨後俄國軍方宣布俄軍演習成功結束,軍隊返回駐地。
有論者認為,俄軍擺明車馬是為了6月的美俄高峰會,展示俄國隨時有能力在烏克蘭造成麻煩,藉此拉高與華府談判的籌碼。克里姆林宮的判斷是基於拜登政府將專注於對付中國與國內政治,別無選擇只能與俄國妥協。不過峰會結束後,拜登和普丁發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僅聚焦於核軍備控制和裁武協定。
除了增加俄國議價的空間,莫斯科還向西方與基輔發出訊號。一方面警告西方應停止幫助烏克蘭升級武器,如美英都提供軍事援助、土耳其還出售攻擊無人機,一方面威嚇基輔應避免與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份子升級衝突,希望藉由武力展示,在烏克蘭和西方之間製造問題,讓西方放棄將烏克蘭融入歐洲的努力。

利用拜登政府亟欲達成軍控的心思,俄國的立場有越來越強硬的趨勢。今年2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表示將採取新的外交路線,同時驅逐波蘭等三國的駐俄外交官。因為莫斯科不願意再接受西方的雙重政策——既以民主價值為由對俄實施制裁,又要求俄國合作解決重大地緣政治問題。
跟著,因普丁政權將俄國反對派定罪入獄,歐盟考慮實施制裁,拉夫羅夫強烈回擊,表示不惜與歐盟斷絕關係。到了10月,北約以俄國代表團為情報人員為由,將他們驅逐回國,俄國也還以顏色,不僅驅逐北約外交官、暫停俄國代表團的工作,更關閉北約在莫斯科辦公室,等於和北約斷絕外交關係。
會不惜祭出邊緣策略挑戰西方,並非真的憂心北約或歐盟東擴的影響,而是為繼續炒作普丁政權的重要合法性——民族主義。
烏俄一家親,烏克蘭是古代俄羅斯不可分割一部分?
普丁曾明確表示,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是一家親民族,烏克蘭是古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俄羅斯尊重烏克蘭的獨立,揮軍只是為了要保護烏克蘭人民的利益,以及免受西方蠱惑成為反俄勢力。自2014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越來越多的烏克蘭人憂心普丁政權會併吞更多國土,而傾向參與北約或歐盟來獲得西方奧援。1930年代的大饑荒牢牢地警惕著烏克蘭:當烏克蘭人被當作俄羅斯人時,帝國可以毫無忌憚的壓榨他們,因此烏克蘭必須要成為西方的一部分,絕非俄羅斯世界的叛亂省分。
儘管北約迄今仍未將烏克蘭納入正式會員國,也表示沒有義務保護烏克蘭,但顯然無法讓俄國滿意。普丁政權認為西方一直在武裝烏克蘭,無視俄國設下的紅線,像是近期烏克蘭軍隊使用土耳其製造的TB2武裝無人機摧毀親俄叛軍的榴彈砲,又用美國的標槍(Javelin)導彈打擊叛軍。
對普丁政權來說,北約或歐盟不是最麻煩的問題,真正要擔心的是,當烏克蘭融入西方,會變成西方代理人(主要是美國)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威脅俄國南部領土。 因此,俄國向烏克蘭邊境集結,但數量還不足以大規模入侵的軍隊,試圖用古巴導彈危機的老劇本,向西方與烏克蘭施壓。

不難明白,普丁政權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即是要讓烏克蘭就範,從而再度控制該國政治。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首先烏克蘭得先遵守明斯克協議(Minsk Protocol),該協議基本上是俄羅斯用武力逼迫烏克蘭簽署,要求烏克蘭將政治權力下放給頓巴斯地區的親俄叛軍,並保護他們的特殊地位。
作為回報,俄羅斯軍隊將撤出烏克蘭,但實際上仍是由俄國代理人掌控。只要基輔乖乖守約,那麼莫斯科就享有對烏克蘭內政的否決權,甚至可以防止烏克蘭進一步融入西方,當基輔不聽話,莫斯科就會發起代理人反政府判斷,最終烏克蘭將回到俄國勢力範圍。
可想而知,普丁政權的戰略算盤不會被多數的烏克蘭人接受,即使被迫簽署明斯克協議,基輔也不打算履行內容。像是烏克蘭議會沒有通過憲法修正案,賦權給俄羅斯的頓巴斯盟友,相反地,議會通過並由總統簽署了一項憲法修正案,誓言加入北約和歐盟。
面對頓巴斯的兩個魁儡共和國,基輔打算用法律戰抵制明斯克協議的要脅,正在研擬過渡時期行政管理法的草案。該草案的精神就是恢復烏克蘭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叛軍臨時佔領區的運作,並處理俄國武裝侵略的後果,這當然會被普丁政權視為眼中釘;莫斯科似乎認為,一旦烏克蘭違反明斯克協議,它有權發動戰爭維護協議。
得不到預期結果,普丁再升級邊緣政策
近幾年來,由烏俄雙方都沒有得到它們預期結果,醞釀已久的衝突達到引爆點。就莫斯科看來,即使獲得頓巴斯但失去烏克蘭,不啻是普丁政權重大的戰略挫敗,而澤連斯基不斷要求修改明斯克協議,並呼籲美國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做出具體承諾,正代表俄國的失敗近在眼前。
如今普丁政權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度升級邊緣政策,儘管沒有人想開戰,但俄羅斯可能已經準備好向烏克蘭發動攻擊。如果本次衝突遵循4月的劇本,那麼緊張局勢將美俄高峰會後迅速消退,但如果俄國沒有拿到想要的東西,即是保持頓巴斯地區的現狀,並確認烏克蘭遠離北約,後果可能是嚴重災難。
最終烏克蘭將面對俄國全面入侵,經濟迅速崩潰。俄國雖然有擊潰烏克蘭的實力,但雙方都難免重大傷亡,即使普丁政權能佔領烏克蘭,也可能變成新的帝國墳場,整個歐盟安全更會受到嚴重破壞,北約盟國必然要求美國增加部署,正式形成歐洲新冷戰。
自2014年以來,烏克蘭為捍衛國家主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像是能源方面,烏克蘭已經七年沒有向俄國進口天然氣、更計劃在2023年與俄羅斯電網斷開連接,並加入歐洲輸電系統。更重要的是,烏克蘭大量提升武裝力量,民間也有志願者的抵抗運動,一旦俄國全面進佔,不難想像血腥的游擊戰將震撼世人。
正如庫雷巴表示,烏克蘭人可能不喜歡現在的政府、立法者,黨派間也不斷互相爭論,但這就是民主的常態,烏克蘭人珍惜的價值。在必須捍衛自己的國家和自由的時刻,烏克蘭人民必將團結,為自由和獨立而戰,問題是雖然烏克蘭不怕犧牲,但西方準備好了嗎?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