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賜輪船頭漸擺正將脫困 預計需1週讓排隊的數百船隻駛離

擱淺在蘇伊士運河的長榮海運租船長賜輪,在今天上午(台北時間)傳出好消息,工程團隊清淤之後的浮船作業,順利讓長賜輪浮起,船頭擺正,逐漸離開岸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長賜輪已經轉正80%,恢復航行後,需要一個禮拜消化四、五百艘等待通行的船舶。

模擬動畫清楚呈現長賜輪軌跡,在周邊拖船同時拉動下,原本船身打橫的長賜輪,船頭慢慢擺正,逐漸回到運河軌道上,根據長榮海運發表的最新聲明,工程團隊持續清除長賜輪周邊的泥沙,在台北時間29日上午,開始進行浮船作業。

一連好幾天在推特發文的怪手司機,拍下長賜輪周邊的最新景象, 29日上午的浮船作業奏效,經過六天擱淺,船體終於稍稍浮起,返回水面。
 
根據路透社報導,救援團隊表示,後續還會有新的拖船加入救援,因為船身要全部浮起不太容易,因此會考慮卸下貨櫃,也不排除在船首下灌水,增加浮力。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長賜輪已經轉正80%,目前船尾距離岸邊已經有一百多公尺,正在脫困當中,埃及當局表示讓長賜輪駛離運河的相關準備工作,已在準備,隨時可以啟動,不過估計要讓排隊等待通行的四、五百艘船駛離,可能需要費時1個星期。

卡船事件經歷六天,也令原本已因為疫情緊張的全球供應鏈更加緊繃,航運專家表示,全球有12%貿易通過蘇伊士運河,如果以長賜輪受困142小時計算,全球經貿損失超過1.6兆元。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