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無預警宣布修正房市四大信用管制措施,針對公司法人、自然人、購地貸款與餘屋貸款進行成數限制。學者表示,央行對炒房有打到要害,但力道還算溫和。市場則認為,央行這波將燒到投資客及中小型建商,一旦下手過重,恐怕會把房地產打趴。
繼上周行政院會通過「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後,央行再祭出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主要針對投資族群與建商,並從8日起生效。
學者表示,央行的確都打到要害,但力道還算溫和。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說:「不管是第三戶的自然人,或者公司法人全部寬限期沒有。這樣的話,就是把投資水龍頭關掉了嘛,對於業者這部分貸款的額度減少了,這些建商賣不掉的房子,他就可能降價的情形。央行的作為其實是跟囤房稅效果,是來彌補它囤房稅不當的效果。」
央行這回首次針對公司法人住宅貸款,限制貸款成數,第一戶限貸6成、第二戶以上5成,均無寬限期;至於自然人,第三戶以上,含第三戶,限貸六成,沒有寬限期;至於購置高價住宅,貸款維持六成。
央行這回首次針對公司法人住宅貸款,限制貸款成數,第一戶限貸6成、第二戶以上5成,均無寬限期;至於自然人,第三戶以上,含第三戶,限貸六成,沒有寬限期;至於購置高價住宅,貸款維持六成。
另外,購地貸款最高6成5,但保留一成動工款,需檢附具體興建計畫。至於餘屋貸款也是首次納入限貸,最多5成。市場則認為,央行這波打炒房將燒到投資客及中小型建商。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主要是針對投資客還有豪宅性的產品,所以對市場的衝擊性應該算相對有限,但是短期的震盪是難免的,因為對市場的信心的衝擊會遠大於實質的衝擊。」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主要是針對投資客還有豪宅性的產品,所以對市場的衝擊性應該算相對有限,但是短期的震盪是難免的,因為對市場的信心的衝擊會遠大於實質的衝擊。」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也認為,「對房地產下了這麼大的重手,這是引爆一顆原子炸彈。對於中小型的建商,他的現金流將會受到衝擊,因為他原來準備2成左右的自備款,這樣子的話他就必須要準備到將近5成左右的自備款。」
市場認為,央行這波打炒房確實能讓房屋市場稍微冷卻,短期間讓買方呈現觀望態度;但在市場資金氾濫找不到紓解管道下,中長期來說,資金行情仍對房地產相對有利。
市場認為,央行這波打炒房確實能讓房屋市場稍微冷卻,短期間讓買方呈現觀望態度;但在市場資金氾濫找不到紓解管道下,中長期來說,資金行情仍對房地產相對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