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國內法規 學者憂影響疫苗開發進度

賴淑敏 陳柏諭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有部分學者專家擔憂,國外藥廠積極研發疫苗,最快年底問世。反觀國內三大疫苗廠,因為法規問題,還沒開始進行第一期臨床實驗,呼籲政府鬆綁法規、挹注資金,成立疫苗研發國家隊,才有機會力拚。

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已有1600萬人確診,超過60萬人死亡。不少國家投入疫苗研發,希望控制疫情,國外藥廠近期也傳出臨床結果達標,最快年底疫苗就可問世。但反觀國內三大疫苗廠,要到8月才進入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對此國內業者表示,如果政府挹注資金,才有機會加速製程,力拚年底到明年初、量產上市。

聯亞生技藥業營運長彭文君表示,「(政府)編列了110億的經費對外採購(疫苗),但是對國內(疫苗)的支持力度看起來是遠遠落後。」

國光生技總經理留忠正表示,「目前我們規劃量產的進度呢,過年那時候應該有兩三百萬左右的疫苗可以提供。」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疫苗發展應視為國安問題,現行臨床試驗的審查條款太過繁複與嚴苛,必須鬆綁法規,否則可能拖垮台灣疫苗研發進度,並建議政府整合跨部會成立疫苗研發國家代表隊,不要讓各疫苗廠單打獨鬥。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表示,「我們就想辦法,以你現有的技術,它就去找,找看看有沒有人,好的技術已經做到了。」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我們食藥署也採取這個就是滾動式的審查,資料送進來,我們馬上就隨到隨審的制度。」

而食藥署則強調,內部每週都有召開疫苗進度會議,下個月開始的人體臨床試驗,也陸續在醫院進行教育訓練,以確保受試者安全與權利。對於業者的心聲都聽到了,會記錄下來,提供審查委員參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