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推青年就業旗艦計畫 遭質疑「灑幣」給企業

疫情衝擊就業市場,勞動部為了鼓勵企業開出職缺聘僱年輕人,加碼補助「青年就業旗艦計畫」,如果企業針對29歲以下青年,願意先聘僱、再訓練,且月薪有達到兩萬八,勞動部就會補助企業,每月一萬二的訓練費用,補助三個月。
 
如果薪資介於兩萬八到三萬元,補助六個月;薪資在三萬塊以上,拉長到九個月,等於最高給予企業10萬8千元的補助。
 
不過勞團質疑,該計畫是變相的薪資補貼。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長周于萱質疑:「其實今天員工訓練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企業該做的事,那今天勞動部卻大費周章編了很大預算,讓企業可以先聘再訓練,這樣的方式他其實就是包裝成一個就業計畫,但其實就是大撒幣把錢花出去給企業。」

「青年就業旗艦計畫」是既有的職訓方案,勞團從公開網站發現,曾申請過的電信業者、知名嬰兒服飾品牌,也都在近年違反過勞基法,超時工作沒給加班費。該計畫預計斥資7億元,勞團擔心將淪為「大撒幣」的政策,而且申請補貼的企業,不見得能夠留住青年。
 
勞動部勞發署訓練組組長沈文麗表示:「像這樣一個促進就業的計畫,我們也會去注意事業單位,不可以違反勞動條件、勞動環境的相關規定,如果有這樣情節的話,我們會按照計畫來做處置。」

勞動部勞發署稱,會嚴格審查申請補助的企業,未來適用該計畫的青年,進入到職場,勞動部會要求青年和職場導師交雙周誌的報告,也會派員到企業訪查。台大學者辛炳隆表示,勞動部必須嚴格把關,避免經費淪為薪資補助。


1592889922u.jpg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