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健保署統計,全台約有1萬3千多名白血病患者,過去患者大多靠抽取骨髓液進行人工分析,醫師才能做診斷,不過台大醫院近年來和科技公司合作,未來將運用AI判讀,不僅可縮短時間,也能讓診斷更為精準,準確率近九成。 只要將抽出的骨髓液做成抹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能得知骨髓造血細胞是否有異常,過去醫檢師採用人工進行細胞分類計數,不過台大醫院近年來和科技公司合作,將改用AI人工智慧判讀,原本每人500顆細胞分析,需費時30分鐘,未來可節省一半時間,有利於醫師進行精準診斷。 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傳統實驗室就是一代一代的這樣傳承下去,可是各位知道就是說,人工智慧它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說它可以對這些需要經驗累積的一些學習,會比人類來得更加的快速。」 研究團隊表示,骨髓細胞分析是診斷血液疾病重要關鍵,目前院內已建立超過30萬顆骨髓細胞,是全台首創、也是最大的資料庫,藉由新科技的應用,不僅可縮短細胞計數時間,提高判讀一致性,影像也可存檔紀錄或再次確認,讓診斷流程更有效率,準確率近九成。 科技公司執行長葉肇元說,「用AI來計數的話,我們先取數位影像,然後透過大量標註的AI模型去做偵測、還有分類,那其實在準確度上其實已經快要逼近醫檢師了。」 醫療團隊強調,將AI引進醫療照護流程,不僅可對病患做精準醫療,也可降低醫療人員作業負擔,提升醫療品質,而這項新技術目前已建置完成,等食藥署核可通過後,就可正式上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