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腕放進儀器開口,這台小型裝置就會仿照傳統中醫開始把脈,再把診斷結果傳送到智慧型手機上,沒有醫生在場就能完成初步檢查。
隨著人工智慧如火如荼地發展,許多新興醫療科技,包含醫學影像診斷、機器人手術系統等等服務和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人口多達14億的中國,更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因為根據估計,全中國只有大約1200萬名醫療人員,醫生極度短缺。
平安好醫生發言人表示:「中國的醫療資源分配確實很不均衡,比如說我們看病往往去大醫院,然後大醫院人滿為患,起碼一天的時間就耗在那,那麼對於用戶來說,他的體驗度肯定是不太理想的。」
依照中國國家訊息中心去年的統計,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數量,只佔全國醫院總數的不到一成,具有經驗和口碑的醫生炙手可熱,很難掛到號。有科技業者順勢推出了結合大數據、AI科技以及真人醫生的線上問診app,讓住在二三線城市的人,能夠透過人工智能接待員先快速判斷病情,再轉介到大都市的醫生,尋求更進一步的醫療建議。這個平台有超過兩億名註冊患者,平均每天有50萬筆診療需求,AI結合真人醫生的效率遠遠超過大醫院。
但雖然AI持續在模仿和複製專業醫生擁有的技能,卻不代表真人醫生可以被完全取代。有些習慣看傳統中醫的中國民眾就表示,他們還是傾向有醫生為他們把脈和解說,而不是跟冷冰冰的機器接觸、瞭解病情。
隨著人工智慧如火如荼地發展,許多新興醫療科技,包含醫學影像診斷、機器人手術系統等等服務和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人口多達14億的中國,更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因為根據估計,全中國只有大約1200萬名醫療人員,醫生極度短缺。
平安好醫生發言人表示:「中國的醫療資源分配確實很不均衡,比如說我們看病往往去大醫院,然後大醫院人滿為患,起碼一天的時間就耗在那,那麼對於用戶來說,他的體驗度肯定是不太理想的。」
依照中國國家訊息中心去年的統計,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數量,只佔全國醫院總數的不到一成,具有經驗和口碑的醫生炙手可熱,很難掛到號。有科技業者順勢推出了結合大數據、AI科技以及真人醫生的線上問診app,讓住在二三線城市的人,能夠透過人工智能接待員先快速判斷病情,再轉介到大都市的醫生,尋求更進一步的醫療建議。這個平台有超過兩億名註冊患者,平均每天有50萬筆診療需求,AI結合真人醫生的效率遠遠超過大醫院。
但雖然AI持續在模仿和複製專業醫生擁有的技能,卻不代表真人醫生可以被完全取代。有些習慣看傳統中醫的中國民眾就表示,他們還是傾向有醫生為他們把脈和解說,而不是跟冷冰冰的機器接觸、瞭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