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菸品包警示圖文有5年沒更換,為了避免一成不變的圖文讓警示效果變差,因此衛福部公告要改版。有民間團體指出,不只要更換圖文,還應該把目前只有35%的圖文面積放大成85%,而且要素面包裝,才可以達到菸害防制最佳效果。
吸菸會影響口腔衛生,還會導致皮膚老化,也可能引發自己與家人中風和心臟病,這些都是我國菸品外盒上,所印製的警示圖文,但過去一直被外界批評不夠寫實、面積不夠大,現在為了增加菸品圖文警示效果,衛福部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公告,要把菸品包裝換上更寫實的警示圖文。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表示,「研究也有顯示說,對於教育宣導菸品的警示圖文要輪替更新,因為也5年左右沒有換,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參考國際的做法來定期更換。」
國健署表示,由於國內菸盒上的健康圖文警示已經有5年沒有更換,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警示圖文若要達到效果,須多款輪替並適時更換,不過董氏基金會認為,國內不只是更換圖文而已,應把現有的35%警示圖文面積放大為85%並採素面包裝,因為台灣菸品的警示面積已從10年前的全球排名第21名,退步到現在的115名,是全球有警示圖文國家倒數第四。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治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這次的公告只是把警示圖文回歸到過去錯誤的溫和跟不痛不癢,改為菸害真相的一個警示,但是(警示圖文35%)那麼小,縱使這個菸害警示整個印製在上頭,可能以我的年紀要拿放大鏡我才有辦法看得到。」
國健署強調,目前送入立院待審的菸害防制法草案中,已規劃將警示圖文印製面積拉高到85%,接下來就看能不能在立法院這會期排入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