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變身燃料 法國演員投身環保事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對抗塑膠汙染危機,主演電影「鬼哭狼嚎」的法國男星山謬勒比漢,催生一種能透過高溫裂解塑膠製品,轉換成燃料的機器,希望能協助人類,打贏這場塑膠汙染戰爭。
把一整罐的塑膠顆粒,倒入這台塑膠裂解反應機中,經過短暫的轉換過程,原本一顆顆塑膠小顆粒,已經變成金黃色的柴油,在眾人的見證下,發明者寇茲將柴油倒入發電機中,發電機果然能正常運作。他說:「這個能分解塑膠分子,並把它們轉換成輕質的碳氫化合物。之後在進入這個蒸餾塔,並在蒸餾塔的頂端把他們分成柴油跟汽油,這裡有瓦斯,存放在這著蓄積池內,作為之後加熱機器之用,因此這裡是柴油,這裡是汽油。」
法國民眾說:「這台機器已經對環境做出貢獻,所有的塑膠製品,即使用燒的都會造成空氣汙染,我認為這是很棒的發明。」
這台塑膠分裂機,花了三年時間研發,透過攝氏450度的高溫,把對地球環境與人類健康有害的塑膠,瞬間轉換成有用的燃料,一公斤的塑膠就能轉換成一公升的燃料。而協助這台反應機誕生的,就是以電影鬼哭狼嚎走紅法國男演員山謬勒比漢。勒比漢在從影之餘投入環保工作,創立環保組織「地球覺醒」,希望替拯救地球盡一份心力,同時也希望這台機器能進入量產,讓更多人投入對抗塑膠汙染的行列。
地球覺醒組織創辦人 山謬勒比漢說:「這台機器的概念就是,如果垃圾具有價值,人們就不會隨便丟棄,而是會保存下來,就像保留瓶子換錢一樣的概念。因此我們創立了地球覺醒,抱持著在人類而非工業的層級上,尋求各種新科技的觀念,讓我們重新檢視廢物的價值。」
地球覺醒組織主任 丹尼爾表示,「我們蒐集塑膠垃圾並且創造就業,希望這種模式能在經濟上持續運作,讓計畫成為可行,並隨著時間不斷複製。」
根據聯合國的最新統計,人類每年製造出2億6000萬公噸的塑膠垃圾,其中的800萬公噸流入海洋威脅海洋生物並進入人類的食物鏈,預估在西元2050年塑膠汙染物將超過魚類的數量。歐洲議會已在12月下旬擴大限塑令,禁止使用塑膠餐具,塑膠吸管等一次性塑膠製品,目的就是減少海洋汙染。地球覺醒計畫在2019年的中期,製造出貨櫃大小的塑膠反應機,透過裂解技術每小時能轉換40公升的燃料,加快對抗塑膠汙染的腳步。
把一整罐的塑膠顆粒,倒入這台塑膠裂解反應機中,經過短暫的轉換過程,原本一顆顆塑膠小顆粒,已經變成金黃色的柴油,在眾人的見證下,發明者寇茲將柴油倒入發電機中,發電機果然能正常運作。他說:「這個能分解塑膠分子,並把它們轉換成輕質的碳氫化合物。之後在進入這個蒸餾塔,並在蒸餾塔的頂端把他們分成柴油跟汽油,這裡有瓦斯,存放在這著蓄積池內,作為之後加熱機器之用,因此這裡是柴油,這裡是汽油。」
法國民眾說:「這台機器已經對環境做出貢獻,所有的塑膠製品,即使用燒的都會造成空氣汙染,我認為這是很棒的發明。」
這台塑膠分裂機,花了三年時間研發,透過攝氏450度的高溫,把對地球環境與人類健康有害的塑膠,瞬間轉換成有用的燃料,一公斤的塑膠就能轉換成一公升的燃料。而協助這台反應機誕生的,就是以電影鬼哭狼嚎走紅法國男演員山謬勒比漢。勒比漢在從影之餘投入環保工作,創立環保組織「地球覺醒」,希望替拯救地球盡一份心力,同時也希望這台機器能進入量產,讓更多人投入對抗塑膠汙染的行列。
地球覺醒組織創辦人 山謬勒比漢說:「這台機器的概念就是,如果垃圾具有價值,人們就不會隨便丟棄,而是會保存下來,就像保留瓶子換錢一樣的概念。因此我們創立了地球覺醒,抱持著在人類而非工業的層級上,尋求各種新科技的觀念,讓我們重新檢視廢物的價值。」
地球覺醒組織主任 丹尼爾表示,「我們蒐集塑膠垃圾並且創造就業,希望這種模式能在經濟上持續運作,讓計畫成為可行,並隨著時間不斷複製。」
根據聯合國的最新統計,人類每年製造出2億6000萬公噸的塑膠垃圾,其中的800萬公噸流入海洋威脅海洋生物並進入人類的食物鏈,預估在西元2050年塑膠汙染物將超過魚類的數量。歐洲議會已在12月下旬擴大限塑令,禁止使用塑膠餐具,塑膠吸管等一次性塑膠製品,目的就是減少海洋汙染。地球覺醒計畫在2019年的中期,製造出貨櫃大小的塑膠反應機,透過裂解技術每小時能轉換40公升的燃料,加快對抗塑膠汙染的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