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再預告外送運價準則 外送費將如何計算?
考量外送的運具、承運量、運送距離及收費模式皆與傳統汽車貨運業者不同,交通部17日預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及「汽車運輸業客貨運運價準則」修正草案,針對以機車為主的外送,訂定合理運價準則,預告期為60天。
外送運費將如何計算?
根據新版修正草案,貨運業者以機車承運外送平台運送業務,其基本運價計算公式為:
每單每公里基本運價=每車公里合理成本×(1+合理經營報酬率)/平均每車公里接單數。
其中「每車公里合理成本」包含燃料、車輛折舊、修車費用、行車人員薪資、業務及管理員工薪資、財稅費用等項目;「合理經營報酬率」則可參照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或貨運三業基本運價合理經營報酬率計算。
每筆訂單運費將以基本運價與運送距離計算,若外送距離在一個固定的起程距離內,就只須支付「起程費」;若超過起程距離,則須再加上「續程費」,也就是以超過起程距離後的距離乘上基本運價。
此外,外送業者還可另計外送員等待商家製餐、消費者取餐的「等待費」、商品送往指定樓層的「樓層費」、晚間11時至隔日清晨6時加收的「夜間加成運費」,與除夕前2日至年假結束期間加收的「春節運費」等費用。
若在單筆訂單運費確認後,因消費者變更運送目的地導致需變更運費,貨運業者也需揭露變更後的新運費。
基本運價由各縣市訂定
由於外送服務多為短程運送,與傳統貨運的跨縣市中長程運送有別,交通部規劃,未來基本運價金額將由各縣市同業公會及相關工會,依地方特性計算成本後擬訂,再報請地方政府核定。
交通部表示,待外送運價公式確立後,將由公路局啟動五方協商,邀請中央及地方政府、平台業者、外送員工會及消費者團體共同討論,最快明年2月正式上路。
這次草案與上次差別?
交通部去年就曾針對外送運價提出修正草案,但因引發外界爭議而暫緩,這次則在修正部分內容後,再度提出預告修法。
此次提出的新草案與去年的草案相較,主要將外送基本運價計算公式的「每車公里基本運價」,改為以訂單為單位,並增加分母為「平均每車公里接單數」。
交通部說明,參考貨運三業運價公式,並考量外送以機車為主要運具,因此以每單公里為基本運價單位,更符合外送業務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