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的壓軸獎項--經濟學獎出爐,由兩位美國學者威廉諾德豪斯以及保羅羅默共同獲獎,以表彰兩人將氣候變遷和技術創新融入經濟學領域。 今年諾貝爾經學獎的得主之一,62歲的保羅.羅默教授,今年1月卸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早年提出所謂的「內增生長理論」,證明經濟力量能促使企業產生新想法和創新的意願,正式將科技創新融入經濟發展。8日在目前任教的紐約大學記者會上,羅默憂心地指出,當前的各國政府已逐漸放棄科技研究,反而偏向意識形態的操控。 保羅.羅默表示:「你只能代表你個人的言論,不能代表你提出的事實。這也是科學最核心的價值,人們會做不同的價值判斷,會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優先順序,但科學能做的就是提供事實的陳述。」 而今年經濟學獎的另一位得主,美國耶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現年77歲的威廉諾德豪斯,早在1970年代就已關注化石燃料的影響,因此也被譽為「氣候變遷經濟學」的創始人。他率先提出「氣候變遷綜合評估模型」,用量化方式,描述經濟與氣候在全球的相互影響,更主張課徵碳排稅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諾德豪斯的模型目前被全球政府和機構廣泛使用,用來檢測環境政策推行的結果,並促成不少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諾德豪斯認為川普政府不尊重科學,環境政策相當離譜,但只要川普政府任期結束,美國依舊會接受氣候協定。 諾德豪斯表示:「在美國以外,對科學還是有廣泛的接受程度,甚至是在氣候變遷與制定氣候變遷政策背後的經濟學,因此我認為我們只要熬過這段期間,我也很有信心美國會接受氣候協定。」 羅默跟諾德豪斯兩人將平分900萬瑞典克朗,折合約3100萬台幣的獎金,而這幾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幾乎都是由美國學者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