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控環境 農民不再看天吃飯

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安問題,桃園農業博覽會展出無汙染智慧科技農業,用科技打造植物生長,讓農業不再看天吃飯。

小小空間裡造天造地,給足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陽光、空氣和水。走進農業博覽會的好客食堂展區,9平方公尺的種植層架裡,種了各式各樣新鮮蔬菜,生意盎然,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觀賞。一位遊客受訪表示,我覺得健康很重要,所以非常看重食品安全,「因為我們身體的健康,多數都是從吃進來的。」

受氣候變遷影響,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傳統農業受到很大衝擊,桃園蘆竹有間智慧農場,開發垂直栽植空間,運用現代生物科技,建立蔬果植物生長參數大數據庫,將智慧農場投入量產,單位面積產能甚至超過一般農業的100倍,還吸引英國國際貿易部投資部長前來參訪。

智慧農場總監盧永濬表示,「一年四季再加上我們垂直農業、造天造地,所以產能比外面多百倍以上,另外,因為我們有內部循環,所以用水量及用肥量是外面的十分之一。」

用科技打造可控環境,智慧農業為植物建構一個安全潔淨的防護網,不用農藥,沒有重金屬也沒有寄生蟲卵,未來台灣智慧科技農業,除了要開發更多樣化的蔬菜外,還計畫打進國際市場。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