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探測土星燃料用盡 卡西尼號自毀犧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環繞土星與衛星航行的無人太空船卡西尼號,在服役20年後燃料用完,朝土星俯衝,在大氣層燃燒殆盡。卡西尼號過去幫助科學家解開土星的衛星有水,有諸多適合生命發展的環境等謎團。 1997年10月,美國,歐洲以及義大利太空總署合作的卡西尼號無人太空船,從美國佛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飛行七年後在2004年抵達目的地土星展開觀測。卡西尼號上搭載的惠更斯號探測船,2005年一月降落在土星最大的第六號衛星泰坦,首創人類探測器降落在外星球的紀錄。 環繞土星的十幾年間,卡西尼號不斷傳回土星以及周邊十幾個衛星的珍貴影像資訊,揭開土星環神秘面紗,原來是冰塊與太空碎片,而最重大的貢獻,莫過於協助科學家判定,土星的幾顆衛星,有可能支撐生命存活。 ==聲源 卡西尼影像團隊組長 波科== 土衛六號泰坦 幾乎是科幻小說的世界 它的外觀條件看起來很像地球 但感覺不一樣 泰坦環境中類似地球表面水的部分 其實是甲烷 所以有可能類似於早期的地球 2009年NASA發現土衛六號泰坦上面有大氣層及液態甲烷河流,可能有風、雨跟海洋等類似地球環境的現象。2015年發現土衛二號噴發190公里高,含有冰粒跟鹽分的巨大間歇泉,進一步發現在南極冰封的地底有液態海洋,且海洋底部有熱泉,很可能有微生物,認定土衛二號是目前地球以外最可能孕育生命的地方。 今年卡西尼號燃料用完,即將走向生命終點,四月22號最後一次飛掠泰坦,利用它的引力改變方向,開始執行NASA賦予的最後任務,那就是穿過土星和土星環之間,2400公里寬的間隙,來回繞行22次,探索土星環的起源與歷史。9月15號任務完成,為了避免卡西尼號身上附有地球微生物,污染泰坦等可能存在生命的土星衛星,最終以俯衝土星地表的方式,在大氣層中摩擦燃燒殆盡。整個過程卡西尼號仍把天線對準地球,持續傳輸大氣層相關數據,直到信號完全消失,為天文科學奉獻到最後一刻。 記者施慧中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