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人力荒 業者擬以打工族補足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一例一休正式上路,包含運輸、餐飲等行業,都紛紛表示人力成本大增,必須要公休或是漲價、減班來因應。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就表示,政府沒有逐步修改法令,而是要強推新制上路,只會造成「三輸」。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 賴正鎰==
加班的費用很高
所以一般企業
大部分都會另外聘請員工
資方它的成本增加以後
那麼會造成物價上漲
所以變成是一個
三輸的局面
還有業者,為了規避休息日加班費,開始出新招。包含要求員工,掛名兩家公司、正常班A公司、休息日加班就換B公司;或改找部分工時勞工,來填補「加班」人力,因為只要給1倍工資,不用擔心加班費大增;甚至有人會協商減薪、但加班費照給,特休折算工資,讓總薪資提高。
==高教工會 辦公室主任 陳書涵==
不論是說 掛兩個公司
或者是說可能是片面減薪
這個其實都已經
(恐)涉及違反勞動基準法
包括過去加班費
其實就是1.33跟1.67
所以究竟今年1月1號
一例一休上路之後
帶給資方 增加了
什麼樣具體的人事成本
勞團認為,資方應該要具體提出,人力成本「大增」到底增加到哪裡,才能得知是否會影響物價。而曾任經濟系教授的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昨天也表示,如果雇主沒有發加班費、勞工不加薪,等於成本沒增加,就沒理由調漲物價;反之,發加班費、生產成本大增,勞工薪資提升,應該不會是「三輸」。他認為,「三輸」的說法跟不符合經濟邏輯,而且還自相矛盾,他也認為,三輸情況不可能同時存在,應該要理性思考。
記者 台北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