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被冠上「精神分裂」,就好像得了不治之症,台中市衛生局率先和中國附醫合作,推動把「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六位病友及曾經是患者的美國精神科醫師,上午也現身說法,表達「精神分裂」一辭,對他們的歧視與傷害。
病友用力折斷「精神分裂」的牌子,向世人宣告,請給他們一個更有尊嚴的命名。
病友小真幻覺,被家人送醫住院治療,透過治療及訓練,現在已經返回職場,從事文書秘書工作,但是「精神分裂」的名詞,卻一度讓她康復後的生活和求職受到阻礙,如果能正名為「思覺失調」,她覺得對病友更有尊嚴。
==病友 小真==
現在覺得自己進步很多
滿OK的這樣
我們好像被貼了一個標籤
好像跟人家很不一樣
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費雪,曾擔任美國布希總統「精神衛生委員會」委員,他念醫學院前罹患精神分裂症多次住院,用自身經驗鼓勵病友,也希望社會用正確眼光,尊重病友。
==13"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費雪==
我曾經中止所有的關係
長達五個月的時間不跟任何人講話
(建議病友)尋找相信自己的朋友
不要花時間在不相信你的人身上
==and中國附醫 顧問主治醫師 鄭若瑟==
其實很多個案很多這樣的病人
是可以康復的
讓他知道他只不過
是我們的思想跟感官
有一些失調
目前,國際間只有日本官方將「精神分裂」,改名為「統合失調症」,台灣精神醫學會從99年開始推動正名為「思覺失調」,但還沒有共識.這一次台中市衛生局率先響應正名運動,希望讓精神疾病患者,能生活得更有尊嚴。
黃千容 賴世杰 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