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愛吃洋芋片,炸薯條的民眾要注意了,最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洋芋片跟薯條、經過長時間、高溫去炸之後,會出現有毒性的化學物質,長期吃、恐怕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美味的洋芋片,炸的金黃酥脆的馬鈴薯條,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但民眾在吃進這些美食的同時,小心可能也把致癌物質吃下肚,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最新注意事項,很多食物經過長時間高溫烹煮後,都會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醯胺,尤其是以洋芋片和薯條含量最多,吃多了恐怕增加致癌的風險。
== 林口長庚腎臟科醫師 顏宗海==
澱粉或碳水化合物
它只要高溫
就可能會釋放(丙烯醯胺)
所以餅乾洋芋片油炸物都會
醫生表示,丙烯醯胺是在食物料理過程中所產生,普遍存於多數人愛吃的食物裡,其中又以高溫超過120度所加熱的碳水化合物為主,像是烤麵包、餅乾、穀類、咖啡和乾果都有,根據動物實驗,動物體內若含有高比例的丙烯醯胺,致癌的風險也相對增加,人類攝取過量也會傷害神經。
== 林口長庚腎臟科醫師 顏宗海==
高溫油炸洋芋片薯條
最好一個月(吃)
不要超過兩次
還有就是我們烤土司
早上大家在家裡烤土司
不要烤焦了
醫師建議,要避免吃進丙烯醯胺,民眾除了少吃油炸食物外,烹調時盡量以清蒸、水蒸煮取代油炸,也要控管食物烹煮時間,不要煮過頭,才能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