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醫療糾紛,造成醫病關係的更加對立,立法院明天要繼續審議【醫療糾紛處理事故補償法】草案,不過,今天有民間團體批評,官方版本、明顯偏袒醫界,保障病患權益的配套不足,希望立法院暫緩審查。 為避免民眾醫療糾紛上法院打官司,花錢又 曠日費時,立法院正在審議官方版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規定發生醫糾時,必須先到各地衛生局調解,否則不能提出訴訟,不過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卻批評,政府本末倒置,要解決醫療糾紛、應先成立專業的醫療鑑定機構,否則沒有真相、怎麼調解。 ==和信醫院院長 黃達夫== 假如鑑定機構是隨時去叫來的 而沒有請到專家而且經過訓練 那這個時候對錯就不能分明了 此外連法界人士也認為,車禍都必須先鑑定責任歸屬,再談賠償,難道醫療糾紛發生時,不用鑑定對錯、就進入調解程序,到時只會淪為醫院、醫師與病患家屬各自喊價。 ==中研院法學所副研究員 邱文聰== 究責 填補跟預防 在沒有一個 清楚對事實的掌握之前 其實去談所謂的填補那只會 變成大家所謂的搓湯圓 只是在那邊封病人的嘴巴 由於醫糾法草案爭議多,不過現在卻傳出,有朝野立委打算在本週將草案初審過關,因此民間團體呼籲立法院暫緩審查,應在新的會期針對鑑定、補償及除錯機制,各別舉行公聽會,這樣才能達到醫病雙贏。 記者賴淑敏 徐啟峰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