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

  • AI讀唇語助氣切病患表達 改善醫病溝通障礙

    |文教科技

    許多施行氣切的病患,受到氣切管的影響難以開口說話,現在有一款AI應用程式,就幫助醫護人員判讀病患的唇語,順利達成溝通。目前AI已經逐漸應用在精準醫療或新藥研發上,不過,也引發侵犯隱私或醫療糾紛的疑慮。

  • 《醫預法》三讀後預計2024年實施 醫改會等民團籲儘速上路

    |生活

    為降低醫療糾紛走上訴訟,立法院於今(2022)年5月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簡稱醫預法),不過卻因為子法修訂等前置作業不及,恐怕延到2024年才實施。醫改會等民間團體及跨黨派立委,20日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儘速讓《醫預法》上路,才能有效解決與預防醫病衝突。

  • 烏日新生女嬰住院腿部骨折 家長控院方照顧不當

    |社會

    台中烏日一對新手爸媽的女兒,上個月在烏日林新醫院出生後,因為黃疸等病症住院。但不到一個月家長就接到醫院通知,女童腿部腫脹,照X光發現是骨折。家長指控院方照顧不當,對醫院提告。院方表示已經成立專案小組,衛生局表示也會協助家長申請醫療糾紛調處。

  • 7旬婦手術刀片卡體內2天 取出後病逝 家屬質疑醫療疏失

    |生活

    國軍醫院屏東分院傳出醫療糾紛,一位70多歲老人家因肺炎、膿胸等問題,5日在醫院做引流手術,但引流刀片卡在體內拿不出來,轉院到高雄總院後,過了2天才取出,但老人家在10日不幸病逝,家屬質疑是醫療疏失導致,對此院方澄清刀片當下並未造成立即危險,目前全案正在調查中。

  • 南韓無照醫為客整型致死 促《醫療法》修法規定手術室須裝監視器

    |全球

    韓國國會通過《電信商業法》修法,禁止蘋果和Google等科技巨頭強制App開發者使用自家的支付系統,避免支付平台的壟斷行為,是第一個通過相關立法的主要經濟體。同時韓國也通過了《醫療法》修法,未來醫院手術室必須安裝監視系統,以確保醫病雙方的權益。

  • 寵物醫療糾紛頻傳 北市推「公版動物醫療同意書」

    |社福人權

    為了減少寵物就醫糾紛,北市動保處與北市獸醫師公會等單位,共同推出「公版動物醫療同意書」,除了確保飼主有知的權利,也減少獸醫師被指控沒說清楚的風險。 寵物帶到動物醫院治療,沒有治好可能會有醫療糾紛,治好了也可能出現收費的消費糾紛。根據北市產發局統計,每年爭議案件約有10到15件。   這位飼主曾帶愛犬動手術換髖關節,結果術後感染,只好又開刀取出,她說很難過,很希望醫生當下能溝通得更清楚。 飼主張小

  • 嘉義女子1次拔20顆牙 隔日昏迷送醫不治

    |

    嘉義一名34歲女子本月4日因為全口蛀牙,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治療,牙醫師進行手術拔了20顆牙後,直接返家休養。沒想到女子隔日卻昏迷,送往醫院急救後仍在13日拔管。醫院表示死因為肺炎,但家屬質疑死因應該和一次拔20顆牙有關,向警方報案。檢警今天會同法醫相驗,將於明天上午解剖、釐清死因。 死者家屬表示,「在手術當天完出來之後,才跟我舅舅講說,(表妹)總共拔了20顆(牙齒)。」 拿出一整罐被拔掉的牙齒,死者

  • 1女性做1擺挽20齒喙齒 隔當工昏迷.送醫不治

    |

    嘉義一位、34歲的查某民眾,佇這個月初4、因為歸喙攏蛀齒。去到嘉義基督教病院治療,齒科醫生,共喙齒挽20齒、而且無蹛院就放病人轉去厝裡休睏。想袂到,閣轉工、煞迷不醒,送病院急救、佇13也過身阿。這層死亡意外,敢是挽喙齒引起的咧?目前當咧調查 拿出一整罐被拔掉的牙齒,死者表姐悲痛出面控訴,不解為何34歲的表妹,本月4號到嘉義基督教醫院處理蛀牙,卻被醫師一次拔除20顆牙後,隔天就陷入昏迷、送醫後在1

  •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上路四年 婦產醫糾降七成

    |

    過去因生產導致的醫療糾紛與訴訟,造成投入產科醫師越來越少。施行《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後,至今共救濟了957個家庭,也讓婦產科的醫療糾紛事件降低了7成。 新手爸媽開心迎接剛出生的寶寶,不過即便醫學進步,生產過程中仍有許多不可預知的風險,甚至可能會危及產婦及胎兒的性命。為了保障女性生產風險、改善婦產科執業環境,及人才招募困難,在婦運團體及醫界共同推動下,台灣在2016年實施《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創下由國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