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
-
德軍人力萎縮 國防裝備缺彈藥、戰艦
|全球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北約組織各國紛紛提供支援給烏克蘭,其中,德國成為美國之後支援烏克蘭出力最多的國家。但後冷戰時代以來的德軍本身同樣有許多問題,包括廢除徵兵制,導致兵源流失,長年忽略軍工體系,也讓曾經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橫掃歐洲的德軍,成為國會和媒體口中缺人、缺錢、缺裝備、戰力堪憂的武裝部隊。
-
施凱爾訪美前宣布增國防預算 為英國冷戰後最大規模開支
|全球在英國首相訪問美國的前夕,宣布英國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計劃在2027年增加到GDP2.5%,並且在下屆國會任期2029年後達到3%。這也是英國從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防投資。新增的國防支出將來自於大幅刪減的國際援助預算。
-
史上規格最高企業座談 習近平會華為DeepSeek等巨擘
|兩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7)日在北京出席一場民營企業座談會,與會者包括近期席捲全球的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等各大中國科技巨擘;習近平發表談話中釋放支持民營經濟訊號,也反映中國對經濟成長趨緩,以及美國遏制中國技術發展的擔憂。
-
北約展開冷戰後最大聯合軍演 演習地點劍指俄羅斯重鎮
|全球北約組織從1月下旬展開後冷戰時代最大規模的「堅定守護者2024」聯合軍事演習,目前進行到陸空2軍分別演練多國部隊整合行動;新加入北約組織的瑞典,在最北邊靠近芬蘭的空軍基地主持多國戰機聯合操演,陸軍則是在波蘭維斯瓦河下游,演練裝甲部隊渡河的科目。
-
北約「堅定守護者」軍演登場 後冷戰最大規模
|全球北約組織3年一度的大規模演習「2024堅定守護者」,1月24日正式展開,預計持續到5月底結束。這段期間參加的各國官兵人數接近9萬人,是1988年大演習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北約官員指出,演習的目的,除了各國部隊戰備戰技的操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驗證緊急狀況下,如何把大批部隊裝備從美國送往歐陸。
-
大馬特色聚落華人新村 英殖民產物盼申請世界遺產
|全球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是馬來西亞的特色聚落,出現在1950年代。當時的英國殖民者,為了箝制馬來西亞共產黨的反抗,斷絕華人對於馬共的物資支援,將華人遷移到華人新村集中管理,也造就了特殊的生活模式跟地景,大部分新村現今仍有人居住,因此有學者希望能將新村申請為世界遺產。
-
歐美陣營看準礦藏與地緣政治 積極接觸哈薩克、蒙古
|全球中亞第一大國哈薩克,以及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蒙古,近來相當受到東西兩大陣營的重視。儘管都是內陸國家,但各自擁有豐富的礦藏,是能源與半導體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料。另外,蒙古與哈薩克在地緣政治上,被認為是西方牽制俄羅斯的重要施力點。因此除了歐盟與俄羅斯的領袖,頻頻會見拉攏關係,美國外交官也在暗中運作,讓原本平凡無奇的亞洲沙漠國家暗潮洶湧。
-
俄烏戰爭/烏無人機群攻擊 兩度擊中莫斯科大樓
|全球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最近連續遭無人機攻擊,市中心金融區一棟高樓連續兩次被擊中,俄方也加大火力還擊,澤倫斯基則放話,戰爭將逐漸回到俄羅斯本土。軍事媒體報導,俄羅斯黑海艦隊總部塞凡堡,飽受烏軍攻擊,已經把訓練反滲透作戰的海豚數量,從4隻增加到7隻。
-
冷戰時期阻原子彈威脅 丹麥逾50年碉堡今改建博物館
|文教科技丹麥日德蘭半島北部,有一座碉堡藏身在森林。這個隱藏50多年的祕密基地,大約可容納350人,裡頭包括餐廳、臥室,到醫院、手術房全部都有。碉堡現在改建成博物館,但每年只提供6萬張門票,勢必相當搶手。
-
俄烏戰爭週年/挺俄或挺烏 戰事背後的角力與盤算
|全球俄烏戰事爆發一週年,聯合國大會24日做出反俄決議,以歐美國家為首支持烏克蘭的大幅比數,達成141票比7票的壓倒性勝利結果。但相較去年10月,支持俄羅斯的國家悄悄增加2席,中國、印度等大國依然選擇棄權。這一年,俄烏兩方背後的勢力有什麼變化?各國基於什麼樣的立場挺俄或挺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