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歧視
-
任內涉職場霸凌性別歧視遭彈劾 前原能會主委遭判罰60萬
|社會前原能會主委謝曉星,先前被監委認定,任內涉嫌職場霸凌和性別歧視,全票通過彈劾,移送懲戒法院,經合議庭審理後,認定他身為政務官,位尊勢重卻未能謹慎言行,而且違失情節非輕,事後又否認,今(17)日判決罰款60萬元。
-
民團籲禁止「處女膜修復手術」 衛福部:需研議
|地方民間團體「台灣女人連線」和民意代表今(15)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告從2022年發起的「處女膜、惡露」正名活動已經取得成果,處女膜已經正名為陰道前膜或陰道瓣,惡露正名為產後排出物。民間團體呼籲,希望政府禁止處女膜修復術,全面檢討、淘汰性別歧視的詞彙並導正社會認知。衛福部醫事司回應,處女膜修復術是否禁止仍需研議。
-
英國喬治王子滿12歲 威廉凱特欲打破「禁同機」傳統
|全球英國王室第二順位繼承人喬治王子,在今(22)日滿12歲了,根據一項皇室傳統的規定,年滿12歲後的王室高階成員,禁止搭乘同一班飛機旅行,以免發生意外時導致王位繼承出問題。不過有媒體報導指出,威廉與凱特正考慮打破這項傳統,希望未來全家人還是能一起出遊。
-
誤以為懷孕有月經或夢遺定期發生 近6成國小高年級生性知識不及格
|文教科技台灣性平教育協會與兒盟今(8)日公布「全面性教育現況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全台近6成學童性知識不及格,例如誤以為「懷孕會有月經」或「夢遺會定期發生」等。此外,有近半數學童稱學校教的內容已忘光,主要靠Google學習性知識。調查同時指出,家長對「性」的態度與溝通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性觀念。
-
擔憂發言激怒男性選民 南韓總統候選人避談女性議題
|全球南韓總統大選投票在即,性平議題成為焦點。儘管促成這次選舉的反尹錫悅戒嚴主力來自20代年輕女性,但南韓婦女團體表示,目前主要候選人都未提出真正能改善性平的政策,令女性幾乎沒有選擇。南韓部分年輕男性則認為,自己才是性別歧視的受害者。
-
雲林小吃店徵「女助手」遭檢舉 依違反《性工法》開罰30萬
|社福人權近期雲林縣轄內有一家小吃店掛著紅布條要「徵女助手」遭人拍照檢舉,雲縣府勞青處以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開罰最低30萬元罰鍰。對此勞青處表示,雖然《就業服務法》已實施很久,也常宣導工商行號徵才時要注意字眼、不得歧視性別,但鄉下仍有資訊落差,希望中央能修法訂出符合比例原則罰則。
-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題涉性別歧視 教團批校內審題機制失靈
|社福人權金門縣金城國中段考題目出現不雅字眼,甚至涉及性別歧視。教育團體痛批,凸顯校內審題機制失靈,出題教師的性平觀念也需再加強。校方坦承疏失,校長也公開致歉,後續將召開性平會議並啟動調查程序,未來也會加強命題與審題機制,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
企業導入AI協助招聘 學者籲借鏡歐美規範保障勞工
|文教科技AI應用在生活各個層面,現在也有企業希望導入AI來徵才,但國內目前的法規對勞工有保障嗎?學者建議可借鏡美國和歐盟的規範,並提出3大重點,例如在徵才時應明確告知使用AI,讓勞工有選擇的權利,徵才最後的結果也不能全仰賴AI單方面決策。
-
調查指大學性平通識課不足 性平會功能疲弱、友善宿舍少
|社福人權4月20日性別平等教育日前夕,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公布17所大學學生對學校性平措施調查,指出各校都有開性平通識課,但非常不足;性平會疲弱不透明、對多元性別學生的支持不足,性別友善宿舍少,也沒有換宿的公開窗口或指引。
-
英國最高法院裁定女性定義 應為生理女、不含跨性別者
|全球英國最高法院16日裁定英國《平等法》中對「女性」的定義是指「生理女性」,表示即使跨性別者持有法律上所承認其為女性的證明文件,基於《平等法》也不應被視為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