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
老母袂堪長期照顧翕死囝 法官建請總統特赦
|台語新聞臺北市一个欲80歲的老母親,照顧腦性麻痺、倒佇眠床的後生50年,落尾煞共後生翕死。法官一審共伊判刑2年6個月,毋過建請總統「特赦」。衛福部長石崇良今仔日 (11/13) 表態支持特赦;抑若總統府表示,會繼續強化長照,避免類似悲劇閣發生,也講這案猶咧司法程序,袂去介入。(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8旬婦弒照顧50年癱瘓兒 一審判2年半、建請總統特赦
|社會台北市有一名近8旬母親照顧腦麻重度臥床的兒子50年,因為擔心無法再照顧,不幸發生人倫悲劇,法官一審判2年6個月徒刑,但建請總統特赦,讓年邁母親不用坐牢。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表態支持總統特赦;而總統府回應,將持續強化長照支持網絡,避免類似悲劇,但個案尚在司法程序中,不會介入。
-
台灣學子國際發明展獲佳績 2年奪284面金牌
|全球台灣學子近年在各大發明展屢創佳績,2024至2025年在13項國際發明展,合計奪下284面金牌,其中有169件作品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證書,今(2)日由教育部長鄭英耀接見表揚。
-
稱早發性失智症常遭忽略 民團公布十大警訊籲及早就醫
|生活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的失智症患者大約有35萬人,其中有6成是阿茲海默症。台灣失智症協會,今(15)日公布最新「失智症十大警訊」,像是記憶力衰退、解決問題有困難等等,尤其65歲以前早發性失智症常被忽略,提醒民眾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
10月起新冠疫苗不再全民免費 將優先提供10類高風險民眾
|生活疾管署宣布調整新冠疫苗施打政策,自今(2025)年秋冬起,公費新冠疫苗不再是全民施打,改為優先提供給65歲以上十大類優先民眾,若有剩餘才會再開放全民施打,主要考量目前新冠確診以輕症為主,國際間的接種建議也多由「普遍接種」調整為「風險族群導向」。
-
輕生重返10大死因 青壯年族群出現上升趨勢
|生活衛福部公布去(2024)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43年居首位,去年有5萬多人癌逝。相較於前一年新冠肺炎排名第6名,下降到第14名,因為死亡人數減幅近7成、約6000人,新冠疫情趨緩,今年死亡人數預估不到1000例,不排除掉到20名之外。蓄意自我傷害(輕生)則睽違14年重回10大死因排行榜上,青壯族群輕生有上升趨勢。
-
涉放貸軍人要求交付機密抵債 地下錢莊業者遭通緝
|兩岸台灣人民共產黨主席林德旺、副主席鄭建炘,之前被控收受中國資助財物、新冠肺炎試劑,企圖影響台灣選舉,被北檢依《反滲透法》起訴,不過台北地院9日判處林德旺等3名被告無罪。另外高雄傳出共諜案,有地下錢莊涉嫌透過放貸給現役軍人,再要求交付軍事機密抵債,黃姓主嫌遲遲沒到案,已被通緝;而許姓銀樓業者則因為涉嫌協助轉帳,加上已是累犯,檢方依違反《銀行法》具體求刑4年。
-
每5人有1人為新冠高風險族群 醫:洗腎者染疫死亡率高10倍
|生活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疫情高峰將落在6月底、7月初。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今(5)日表示,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是新冠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孕婦等,尤其洗腎患者感染新冠的死亡率將高於一般人10倍,呼籲民眾出現症狀就要篩檢、儘速就醫。而疾管署也宣布,6月11日起,65歲以上等3類新冠高風險族群,第2劑疫苗接種時間間隔縮短為2個月,預估符合資格者約有76萬人。
-
新冠疫情6月底上嚴重 超商4萬份快篩劑到位
|台語新聞國內疫情咧夯懸,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是新冠疫情高峰,一禮拜感染人數會超過20萬人。食藥署長表示,今仔日(5/28)佇三大超商有補4萬份的快篩試劑,上緊一禮拜內就會當補甲夠。(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家用新冠快篩難買 食藥署:擴大至連鎖超商鋪貨
|生活近期新冠疫情快速升溫,許多民眾想買家用快篩試劑卻買不到,還有里長上網發文徵求快篩劑,引發不少民怨。對此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家用快篩試劑持續增產,也會擴大到連鎖超商鋪貨,診所醫師則是建議民眾,家中有過期快篩劑還是可以使用,若是出現兩條線應該就是確診了,建議儘快就醫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