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
-
癌症新藥納健保 近5年設限縮條件達67%
|生活近年健保署加大給付癌症新藥,不過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統計,近5年納入健保的新癌藥有67%設有限縮條件,像是弱勢癌症包含口腔癌、胃癌及子宮體癌等,常常陷入藥少、給付條件嚴格的窘境,不少病患只能自費求生,4日早上召開記者會呼籲重視議題。對此健保署回應,針對胃癌已經有加大給付,也正在受理,子宮內膜癌及口咽癌一件建議案。
-
寵物長期暴露二手菸中 罹癌風險增加
|生活全台有278萬隻的家貓、家犬,有28%的家戶有毛小孩,但寵物長期暴露在二、三手菸當中,可能會引發過敏,嚴重的話恐怕有罹癌風險。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表示,貓咪舔毛容易吸入落在毛髮上的三手菸,一旦罹患口腔癌,就算積極治療,也很難活過1年。國健署也攜手動物醫院獸醫師,宣導二手菸會危害毛小孩,呼籲飼主戒菸。
-
鼓勵偏鄉民眾癌篩異常就診 雲林補助交通費每人最高1千元
|地方為了提高癌症篩檢異常民眾進一步到醫院診斷,雲林縣政府今(2025)年編列200萬交通費補助,只要是設籍在雲林縣民眾有符合條件,即日起至12月底都可申請,最高每人可補助1000元,希望提高縣內偏鄉地區交通不便民眾癌篩陽追率,即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
《檳榔防制法》預告將截止 民團籲專法應納篩檢及預防
|政治衛福部去(2024)年底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台灣檳癌防制聯盟趕在2月17日預告截止前召開記者會,呼籲專法應該納入篩檢及預防;衛福部表示,預告截止後將綜整各界意見,也持續與受到衝擊的檳榔業者來溝通。
-
衛福部預告檳榔專法草案 販賣須登錄核准、孕婦等人禁食
|生活特殊的檳榔文化導致台灣口腔癌盛行率全球第1,考量國人健康,衛福部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包含販售檳榔須登錄核准且配合檢驗,且比照《菸害防制法》,醫院、計程車等公共場所禁止嚼食,未成年跟孕婦也不得嚼食,力拚下個會期送入立法院。消息一出就有業者憂心,會衝擊已經式微的檳榔產業。
-
國人最新癌症統計報告出爐 平均每4分2秒一人罹癌、肺癌連兩年居首
|生活衛福部今(19)日公布最新癌症統計報告,2022年全國新罹癌人數為13萬293人,較前一年增加8531人,等於平均每4分2秒有一人罹癌。而在十大癌症排名中,前3名皆與前一年相同,其中肺癌為連續2年登上排行榜首位,2、3名則分別為大腸癌及乳癌。
-
口腔癌排「台灣十大癌症」第6 不菸不酒非典型患者達15%
|生活口腔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第6名,每年約有8000多人診斷罹患,且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10.4倍。不過醫界團體指出,其中有15%的患者沒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習慣,屬於非典型患者,普遍年齡偏高且女性患者比例達到4成5,呼籲國人應多加重視口腔保健。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公布 癌症連42年登頂、新冠死因退居第6
|生活最新國人10大死因統計出爐,其中癌症連續42年蟬聯榜首,第2名則為心臟疾病;原本排名第3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則因疫情死亡人數大幅減少而退居第6。而全年死亡人數與死亡率,在本次統計中也皆同步出現下降。
-
社福團體募款辦圍爐 號召民眾關懷弱勢過好年
|社福人權距離農曆春節剩不到1個月,為了幫助弱勢家庭,還有獨居、弱勢長者們可以度過難關。因此有社福團體發起零錢捐募款或是舉辦圍爐活動,希望能號召更多民眾關注社會的弱勢族群,並提供協助。
-
抽驗市售檳榔 87%含未核准農藥殘留
|生活嚼食檳榔將大幅提高罹患口腔癌風險,台灣檳癌防制聯盟跟成大公衛所合作,抽驗19縣市共116件市售檳榔,發現有高達87%有未核准農藥殘留,加上檳榔不受《食安法》規範取得容易,民團及學者也呼籲政府盡速立專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