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
-
美杜蘭大學建築系助重建 為卡崔娜災區蓋新房20年不間斷
|全球花蓮光復鄉正在為災後復原努力,至於美國紐奧良在卡崔娜颶風重創後一度陷入重建困境,當地大學有建築系的學生透過實際行動投入重建,20年來每年都為災區興建一棟房屋,成為社區復原的力量。
-
「teamLab」京都常設館開幕 沉浸式作品呈現多種感官體驗
|全球日本人氣藝術團隊teamLab,在京都的常設美術館本(10)月開幕。4層樓、1萬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50件沉浸式作品,打造獨一無二的魔幻藝術空間,吸引大批遊客造訪,也是最新的熱門打卡地點。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我們的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
關地道738天度黑暗人生 以人質失去時間感仍謹記結婚紀念日
|全球「738天的黑暗終於結束」,以色列與哈瑪斯13日完成交換近2000名人質與囚犯。被釋放的以色列人質中,有多名是從2023年10月7日引爆以哈戰爭的音樂節遭俘後,就一直被鎖在黑暗地道中;獲釋的巴勒斯坦囚犯也被以色列人權組織指出,在監獄中長期遭受虐待及不人道待遇。
-
印度達拉維貧民窟改造計畫 前印首富逾6億美元得標
|全球印度孟買的達拉維貧民窟,是電影《貧民百萬富翁》的取景地,現在因為重建計畫再次成為焦點。曾因帳目造假與賄賂指控、市值蒸發千億美元的前印度首富阿達尼,以超過6億美元得標,準備要在這裡改造成為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重建區。不過居民意見分歧,有人期待新生活,也有人擔心被迫離開。
-
從交通設計到用路文化,公館圓環拆除的反思!【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北市連七年交通肇事件數第一的公館圓環,於9月29日已改成正交路口。這場耗時20年的爭議卻沒有停止。獨立特派員整理四大爭議:改正交是否能同時兼顧成本效益與降低肇事數、填平公車與行人專用地下道、行車效率變好或變差、在地居民交通動線受限。
-
宜蘭大溪漁港船隻停泊空間不足 地方爭取新舊港合併
|地方宜蘭縣大溪漁港目前大約有120艘漁船會頻繁進出停泊,但漁民反映,大溪港是全國漁船最密集的地方,船隻停泊空間卻嚴重不足,尤其颱風期間問題更是嚴重,漁船也常發生碰撞意外。地方爭取新舊港合併,盼解決問題。縣政府已完成可行性評估,粗估工程經費需13.1億元,已向漁業署爭取。
-
內政部將推虛坪改革 公設比有望降5%
|生活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將規劃修正建築技術規則以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改革重點包含將一般電梯納入免計容積空間、限制管委會使用空間,還有將停車位和車道調整為專有,沒買車位的人,將不用再負擔車道面積,預期透過改革,能將公設比下降5%。修正的建技規則,預計最快明(2026)年1月上路。
-
不滿排污設施壓縮販魚空間 海洋所:續與大溪漁民溝通
|地方宜蘭縣海洋所在大溪漁港增建污水處理設施,希望明(2026)年3月能把港內的油水分離,並且回收漁業廢棄物,不過因為污水設施剛好就位在魚市場裡,沒有地下化,壓縮到了漁民的販賣空間,也擔心設施會浪費電源;海洋所回應,會和漁民溝通。
-
歷史上的今天》納莉颱風:那一年,台北變成了湖 |電信、捷運都癱瘓|我們的島【島上檔案】
|環境2001年9月,一個名叫「納莉」的颱風,在西北太平洋上誕生。當時沒有人料到,它會成為台灣氣象史上最詭異的一場災難。一夕之間首都台北淪陷,宛如一座台北湖,究竟這場都市水患,是如何發生的,納莉帶來哪些訊息? 一起回顧九月颱風,那一年的納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