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重建
-
桃園平鎮擬設新藝文中心 取地到啟用須15年挨批太慢
|地方桃園市中壢藝術館興建至今40年,設備老舊,市府規畫在平鎮區新設南區藝文中心,打造南桃園新地標。但議員質疑2033年才能取得用地,還要等7到8年才完工,等於15年後落成啟用,宛如「海市蜃樓」。市府回應,都市計畫核定後將同步進行場館設計,加速期程。
-
0403震後善款如何用? 重建之路挑戰重重【獨立特派員】
|地方2024年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光是花蓮倒塌拆除的房屋就有16件。花蓮縣府善款至今收到7.9億元,對比2018年的0206地震27.4億元,兩者差距三倍。凸顯民眾對地方政府善款運用的不信任。強震週年,獨立特派員走訪花蓮受災戶發現,善款不僅不夠用,補貼標準也不盡合理,導致重建家園之路雪上加霜。在在讓人感覺政府形同處理地震災害的生手。
-
黃珊珊、王世堅會勘社子島 自救會與贊成開發居民爆發衝突
|地方社子島開發爭議,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和民進黨立委王世堅今(29)日前往會勘,遭到自救會成員抗議,自救會還與贊成區段徵收居民數度爆發衝突。目前內政部流程進行到土地徵收審議小組的階段,不過2派人馬對區域徵收仍無共識,最終會議未能順利進行。
-
山海觀大樓投票決議 成震後花蓮首棟擬耐震補強建築
|地方強震重創花蓮,雖然國民黨團已提出《403震災重建條例》,包括政府也編列150億特別預算協助災後重建,但許多集合式住宅因意見紛歧,遲遲無法決定是要拆除重建還是耐震補強。其中被貼紅單的山海觀大樓,今(21)日下午則是以投票方式決定以耐震補強方式來恢復家園。
-
震後花蓮大樓拆除近尾聲 多數屋主盼原地重建
|地方花蓮天王星大樓拆除作業接近尾聲,附近北濱街6號大樓也在加速拆除,當地里長也是受災戶的許訓瑜直言,多數屋主都希望原地重建但也知道重建之路漫長,只能先等大樓拆完再討論。建設處則表示,北濱街、博愛街都還有建物存在安全疑慮,可能需要拆除會加速評估作業,該拆的會趕快拆以保障民眾安全。
-
921震後台中三叉坑部落重建,行政疏失導致土地糾紛【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921大地震之後,位於台中東勢山區的三叉坑部落被迫遷村重建。不過,現在重建區內,卻有族人被提告要求拆屋還地。直到這時候族人才發現,自家房子底下的土地一直沒有完成過戶。這件隱藏了20多年的行政疏失,終於在部落裡沸騰起來,居民何時才能安心展開新生活?
-
俄烏戰爭/烏學校重建首重避難室 須能長居與收容全校人數
|全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許多學校被攻擊,毀壞嚴重。1年來許多學校陸續重建完成,為了保護師生安全,烏克蘭政府規定所有教育機構都必須要有避難室,空間設計都要符合長期居住的條件,而且能夠容納全校的人數,如果沒有避難室就不能營運。
-
【記者在烏克蘭3】守護戰火下的笑靨 避難室成學校標配【獨立特派員】
|全球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約有1300所學校被攻擊毀壞殆盡。一年來,許多學校陸續重建完成。為確保師生安全,烏克蘭政府規定,所有教育機構都必須要有避難室,整個空間設計要符合長期居住的條件,包括通風、暖氣、飲水、洗手間、充電設備、醫療等,並且能容納全校人數。沒有避難室,就不能營運。
-
宜蘭利澤焚化廠年限剩2年半 BOT異地或原地重建意見兩極
|地方宜蘭縣利澤焚化廠焚化爐使用年限剩2年半,縣府考量垃圾處理量能以及投資成本效益,傾向採取原地整建ROT開發;但地方上卻有不同聲音,有人認為整建比較經濟實惠,但也有人主張以BOT的促參方式重建,質疑既有設備整建後還能撐幾年,不如一定做好。
-
新竹、桃園停車場基地上浮傾斜 低估地下水位需施工補救
|地方新竹市關埔國小地下停車場預算補助2億元,完工後基地上浮傾斜。桃園楊梅區公所暨停車場,前年8月盧碧颱風來襲時,也禁不起強降雨浮起傾斜4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