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街半數房屋清理完成 居民對重建、遷村看法不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目前花蓮光復鄉佛祖街後段淤泥堆積狀況仍舊相當嚴重,目前統計89戶中有40戶已經清理完成,也被列為重點清理區域。不過接下來的災後重建,89戶居民如何長期安置、住家是否還能居住,成為棘手問題,部份居民對於原地重建或是遷村各有不同想法,而國土署明(7)日將逐戶家訪,了解實際需求。
軍警合力引導重機具,還有大量軍卡開進佛祖街,花蓮光復鄉洪災第14天,佛祖街作為清淤最後一段路,目前統計89戶中有40戶清理完成,被列為清理重點區域。
工程公司業者許興福表示,「這邊太滿了,因為都淹到1層樓高,這邊你看光一間房間我們就清5天了,正常我們都1天就可以清5到6間。」
不過隨著民間力量逐漸退出,後續居民安置與長期居住問題逐漸棘手,目前將由相關建築公會協助住家的安全鑑定,評估受災住屋居住可行性。
佛祖街屋主江小姐說道,「怎麼講還是那句話,祖宗的土地,所以再怎麼樣我們還是繼續住這個地,因為我們的地啊,要傳後代的。」
佛祖街屋主許榮展認為,「安全的問題就看有沒有辦法,是可以解決這些,感覺上這個好像是可以去做改善的。」
佛祖街屋主高先生則說:「還是以安全為第一考量,如果既然這邊評估是沒辦法住的話,那當然就是也只能遷村了,也是希望政府趕快有一個明確的方案。」
原地重建與遷村形成兩難,國土署則強調,遷村評估會充分尊重居民的生活習慣與社區連結。但是面對佛祖街後段嚴重的淤泥堆積,目前以道路住宅優先開挖,還有失聯者部分邊搜邊挖,其餘農地綠地則有待解決。
公視新聞記者王彥婷報導,「佛祖街的後段原本是一整片茂盛的農田綠地,如今淤泥堆積,厚度高於一層樓高,中央指示先將邊坡削斜並且覆蓋,避免出現倒塌狀況。」
光復鄉多達600萬噸淤泥,目前主要堆積在3個暫置場,還有市區大小土堆,後續如何妥善安置,也避免被沖刷釀成二次傷害,成為中央、地方的大考驗。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