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
-
有四個嬰兒出生於「不存在的難民營」,如何回憶家族往事?【獨立特派員】
|社會在1970、1980年代,澎湖白沙鄉的講美村曾經住了2000多位越南難民。他們是在越戰結束,共產黨統一越南之後,為了逃離政治迫害、尋求經濟出路而流亡海外的船民。這些難民第二代,長大後特別回到澎湖尋根,回望這段關於逃亡、生存與身分認同的國族記憶。
-
海保署公布今年海龜產卵調查 蘭嶼椰油沙灘首度發現
|環境海保署公布今(2025)年海龜產卵調查報告,全台6處主要海龜產卵區都發現有海龜產卵,共紀錄到96隻,其中新增1個地點,在蘭嶼的椰油沙灘有9隻。由於過去蘭嶼的海龜產卵區集中在東清灣、大小八代灣,專家就曾建議在蘭嶼劃設海龜產卵保護區,但目前還沒有規畫。
-
調查指小琉球逾千隻陸蟹遭路殺 鵬管處:5至9月夜間部分封路
|地方暑假旅遊旺季,屏東小琉球也湧入大量遊客,而這個時候也正是陸蟹的繁殖期,根據當地陸蟹保育志工調查,從4月底到6月,已經有超過1000隻陸蟹遭到路殺。在地居民發起守護陸蟹過馬路行動,更希望未來部分路段可在夜間短暫封閉,以減少路殺。
-
高屏豪雨29日停班課 高市府撤離山區警戒區逾2千人
|生活受西南氣流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南部擔心會出現致災性豪雨,因此高雄及屏東今(29)日都停班停課。高市府連夜撤離山區土石流以及大規模崩塌警戒區共2147人;沿海路竹區則有民宅因為暴雨淹水。由於氣象局預估屏東的雨量恐怕超過350毫米,縣長周春米今日上午也前往各地視察,而東琉線上午10時前趁著海況還算穩定,有部分業者機動性的加開船班、趕緊疏運。
-
天文大潮致東港海水倒灌 連日雨民眾憂淹水加劇
|地方南部及東北部今(22)日起將迎來為期6天的天文大潮,屏東東港的東津里清晨已出現海水倒灌狀況,排水溝湧出水來,導致部分路段積淹水,縣府漏夜部署抽水機具;而小琉球沿海也漲潮明顯,海子口一帶一度分不清陸地跟海的界線,縣府也提醒沿海及低窪地區民眾,慎防局部淹水及海水倒灌。
-
颱風薇帕漸遠離 明日仍有降雨及大浪
|生活而高屏地區也出現強降雨,高雄荖濃溪溪水暴漲,讓南橫公路部分路段發生落石還有土石流,屏東海域出現長浪,東琉線交通船下午到明(20)日全面停航,而墾丁沿海也因為發布海警禁止下水,提醒民眾一定要特別留意。
-
小琉球現「水龍捲」往高雄移動 金門時雨量創史上次高
|生活低壓影響,南部地區和金門今(11)日仍是降雨劇烈,在高屏地區甚至出現龍捲風的景象,氣象署由資料研判,今日至少有兩個龍捲風,一個在屏東萬丹,另一個則從小琉球海域往高雄陸地移動。而在金門,清晨時雨量就高達74毫米,創下歷史上第2高紀錄,多處地區也出現積淹水,還有牛隻受困,氣象署預估,本島在入夜後雨勢可望逐漸趨緩。
-
高雄市場現採買人潮 東琉線明停航今班班客滿
|地方輕颱丹娜絲預測路線將朝向台灣海峽,南部地區首當其衝,一早高雄市場出現採買人潮,菜價尚未出現明顯波動,往返離島小琉球的東琉線,返回東港班班客滿,遊客紛紛提前結束行程,而島上所需民生物資也急忙運輸,以免受颱風影響。
-
「丹娜絲」上緊明仔早形成 7/6-7/7上倚臺灣
|氣象署預估,目前佇巴士海峽的熱帶性低氣壓,上緊明仔載(7/5)透早就會結做今年第4號風颱「丹娜絲」;初六、初七上接近臺灣。氣象專家提醒,丹娜絲的結構真實櫼,有機會發展做中度風颱,甚至無排除佇臺中以南登陸,請民眾愛提早準備。(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丹娜絲颱風估最快明晨生成 週日至週一上半天最接近台灣
|生活氣象署預估,目前位於巴士海峽的熱帶性低氣壓,最快明(5)日清晨就有機會增強為今(2025)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最接近台灣的時間則落在6日到7日上半天。氣象專家提醒,準「丹娜絲」颱風的結構紮實,有機會發展為中度颱風,甚至不排除在台中以南登陸,對台灣威脅不容小覷,尤其中南部將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