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
-
小琉球等海域珊瑚覆蓋率降 環團疑與漁船活動有關
|環境綠色和平與學者展開生態調查,走訪屏東小琉球、澎湖南方四島及台東三仙台,透過結合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比對20個潛點的珊瑚生態影像,結果發現小琉球與南方四島雖然已劃設海洋保護區,水下珊瑚覆蓋率還是下降,懷疑可能和漁船活動頻繁有關。
-
颱風博羅依生成 估往海南島對台無影響
|生活西太平洋又出現三颱共舞,熱帶性低氣壓TD23在凌晨2時發展成為第20號颱風「博羅依」,氣象署預測朝海南島方向前進,對台灣無直接影響;另外強颱樺加沙的海上颱風警報已在昨(23)晚8時半解除,氣象署提醒花蓮、台東民眾今日仍須嚴防超大豪雨。
-
屏東山區一度近2千戶停電 小琉球大浪打上環島公路
|地方這次颱風在恆春半島以及小琉球是風比雨大,小琉球多處出現大浪,把漂流木、垃圾全打向環島公路,海子口也有部分護欄被沖斷。恆春半島上午發出巨浪警報,而強風也導致屏東山區多鄉停電,工程人員則帶著機具,徒步進入搶修。
-
守護陸蟹產卵安全 小琉球試辦夜間封路
|環境小琉球每年吸引超過百萬名遊客登島,大量車輛造成陸蟹「路殺」嚴重。為了保護陸蟹,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設立「美人洞生態廊道徒步區」,昨(19)晚開始試辦,未來每年5月到9月的陸蟹產卵季,在晚上7時到10時實施夜間封路,保護過馬路產卵的陸蟹。
-
有四個嬰兒出生於「不存在的難民營」,如何回憶家族往事?【獨立特派員】
|社會在1970、1980年代,澎湖白沙鄉的講美村曾經住了2000多位越南難民。他們是在越戰結束,共產黨統一越南之後,為了逃離政治迫害、尋求經濟出路而流亡海外的船民。這些難民第二代,長大後特別回到澎湖尋根,回望這段關於逃亡、生存與身分認同的國族記憶。
-
海保署公布今年海龜產卵調查 蘭嶼椰油沙灘首度發現
|環境海保署公布今(2025)年海龜產卵調查報告,全台6處主要海龜產卵區都發現有海龜產卵,共紀錄到96隻,其中新增1個地點,在蘭嶼的椰油沙灘有9隻。由於過去蘭嶼的海龜產卵區集中在東清灣、大小八代灣,專家就曾建議在蘭嶼劃設海龜產卵保護區,但目前還沒有規畫。
-
調查指小琉球逾千隻陸蟹遭路殺 鵬管處:5至9月夜間部分封路
|地方暑假旅遊旺季,屏東小琉球也湧入大量遊客,而這個時候也正是陸蟹的繁殖期,根據當地陸蟹保育志工調查,從4月底到6月,已經有超過1000隻陸蟹遭到路殺。在地居民發起守護陸蟹過馬路行動,更希望未來部分路段可在夜間短暫封閉,以減少路殺。
-
高屏豪雨29日停班課 高市府撤離山區警戒區逾2千人
|生活受西南氣流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南部擔心會出現致災性豪雨,因此高雄及屏東今(29)日都停班停課。高市府連夜撤離山區土石流以及大規模崩塌警戒區共2147人;沿海路竹區則有民宅因為暴雨淹水。由於氣象局預估屏東的雨量恐怕超過350毫米,縣長周春米今日上午也前往各地視察,而東琉線上午10時前趁著海況還算穩定,有部分業者機動性的加開船班、趕緊疏運。
-
天文大潮致東港海水倒灌 連日雨民眾憂淹水加劇
|地方南部及東北部今(22)日起將迎來為期6天的天文大潮,屏東東港的東津里清晨已出現海水倒灌狀況,排水溝湧出水來,導致部分路段積淹水,縣府漏夜部署抽水機具;而小琉球沿海也漲潮明顯,海子口一帶一度分不清陸地跟海的界線,縣府也提醒沿海及低窪地區民眾,慎防局部淹水及海水倒灌。
-
颱風薇帕漸遠離 明日仍有降雨及大浪
|生活而高屏地區也出現強降雨,高雄荖濃溪溪水暴漲,讓南橫公路部分路段發生落石還有土石流,屏東海域出現長浪,東琉線交通船下午到明(20)日全面停航,而墾丁沿海也因為發布海警禁止下水,提醒民眾一定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