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墾丁後壁湖海域昨(28)日發生一起潛水客失蹤事故,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潛水客,中午身著潛水裝備在核三廠出水口附近潛水,沒想到卻就此失蹤。海巡及警消獲報後前往搜索,但至今尚未傳出尋獲消息。
It is both fishing season and tourism season in Liuqiu, and the two sectors are at odds with each other. Officials will meet in coming days to discuss safety issu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restr
小琉球最近進入捕撈季,但漁船在作業的時候,常常有潛水愛好者會突然出現在航道或作業海域,漁民很擔心漁船會直接撞上,鬧出人命,琉球區漁會就呼籲,相關單位要盡快訂出潛水的管制區域,避免釀成更大安全問題。
不少民眾會前往屏東小琉球,從事水域活動,但有漁船作業時,發現會有潛水愛好者出現在航道,或者是作業海域。漁民擔心可能會和漁船相撞,而漁會也呼籲相關單位,要訂定潛水管制區域,避免釀成安全問題。琉球區漁會輔導股長曾毓宗表示,「為避免發生安全性的碰撞問題,及保障漁民作業的權益,我們漁會的立場,是贊同海委會來限制適當的(區域)。」在漁船前方,出現潛水客載浮載沉,讓漁民直呼很危險。漁會認為,為了確保雙方安全,
屏東墾丁船帆石附近海域,近期出現數量真濟的鰮仔魚。數量比往年加真濟。毋但墾丁,全世界攏有類似的情形,魚仔族群數量攏有增加跡象,除了溫度等環境因素,學者分析認為,疫情影響著掠魚,魚仔才有機會生湠。
屏東墾丁船帆石附近海域,近期出現數量龐大的銀漢魚,形成壯觀的沙丁魚風暴,數量比往年還要多。不只墾丁,全球魚群數量都有增加跡象,除了溫度等環境因素,有學者分析,疫情影響,國際捕撈大減,也是魚群能夠大量繁衍的原因之一。
基隆海科館旁的海域被劃為海洋資源保護區,不過最近發現,水下的大海扇骨折、玫瑰珊瑚也破了大洞,研判是沒有經驗的自由潛水客,器具使用不當,造成破壞。
澎湖東吉嶼海域,24日發生潛水客下水後失蹤意外,海巡署接獲報案立即動員搜救,但截至25日晚間,出動海空搜尋,至今仍未尋獲。海巡署表示,會持續搜救72小時。海巡署第八澎湖海巡隊副隊長陳富榮表示,「本隊立即指派線上的3503艇及出動3539艇前往(東吉海域)搜尋,並申請空偵機前往協尋,截至目前為止尚未尋獲該失蹤潛水客。」這名失聯潛水客是新北市59年次王姓男子,24日下午兩點多搭乘一艘快艇,前往東吉嶼海
澎湖前幾天,有6名潛水客,被海流沖走,最後順利獲救,但現在有海洋志工提出檢舉,他們當時揹著漁獲上船,疑似違法捕撈龍蝦、饅頭蟹等海洋生物,多達10公斤,而農漁局表示,如果民眾使用潛水器,涉及捕撈,依漁業法,可以裁處最重30萬元。
海巡署第七岸巡隊昨天在進行運補作業,返航途中,在鋤頭嶼西方0.8海浬發現6名被海流漂走的潛水客、載浮載沉,立即展開救援,最後成功將人救起,返回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