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潛水客頭髮遭海龜啃咬 海保署籲勿主動觸碰以免受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屏東小琉球是海龜重要棲地,也是熱門觀光景點,有民眾上週末在當地潛水,頭髮被海龜當成海草啃,儘管畫面逗趣,但海保署跟縣府還是要提醒,潛水時最好跟海龜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除了降低干擾,也避免不小心碰到海龜而面臨《野保法》的高額罰款。

潛水客正在小琉球海域探索海底世界,只見一隻海龜好奇游近,下一秒就啃起潛水客的頭髮,畫面有些逗趣,讓拍攝者忍不住大笑。

屏東小琉球海域是海龜重要棲地之一,海保署觀測,當地近年海龜數量最高峰可達到數百隻。有潛水教練認為,小琉球近年保育推廣有成,加上大量遊客從事水上活動,讓部分海龜變得不怕人,可能因此將人的頭髮誤認成海草。

小琉球潛水業者李翔認為,「頭髮在海裡面這樣漂,飄逸的時候牠會以為我們頭髮是海草,所以牠會想要吃看看。」

潛水教練小麥指出,「有時候還會被牠的腳蹼打到,海龜就像鯊魚一樣好奇會去觸碰,只有嘴巴可以去試試看,就儘可能地避開牠們而已。」

海龜游速比人快,可能會從背後偷襲、碰觸潛水客,但民眾若因此忍不住主動觸碰或刻意在海龜覓食動線等待,一旦遭檢舉移送,被認定構成騷擾行為的話,依《野保法》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處6到30萬不等罰金等處罰。

屏東縣農業觸動保科長李繼雅說明,「如果說是刻意或有阻擋海龜的覓食路徑的話,沒有去主動迴避,可能也有涉及到騷擾海龜的部分。」

海保署海洋生物保育組專委蘇宏盛回應,「要保持適當的觀賞距離,同時要記得友善賞龜5不原則,不觸碰、不打擾、不餵食、不追逐和不傷害。」

海保署提醒民眾,看到海龜靠近時要主動避讓,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除了降低對海龜的打擾也可避免接觸爭議,守住自己的荷包。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