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
-
澳洲太陽能共享計畫明年上路 家戶每日可獲3小時免費電力
|全球澳洲政府宣布,全國裝有智慧電錶的住家,未來每天可獲至少3小時的免費太陽能電力,建議民眾可在這段時間安排洗衣機運作或幫電動車充電。這項政策明(2026)年7月起將先於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和南澳等3州上路,屆時無論自住或租屋、家中是否安裝太陽能板均可適用。
-
能源設施頻遭俄軍攻擊 烏托兒所停電憂無暖氣
|全球近來俄羅斯頻頻攻擊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造成各地停電不斷,托兒所內孩童的作息也受到影響。為了讓孩子們能按時吃點心,廚師常在凌晨2時就得趕到托兒所準備食物。但10月中旬以來氣溫驟降,又無法跟過去一樣供應暖氣,讓人擔心這個冬天恐怕將更加難熬。
-
多颱之國 台灣通訊韌性真的無礙?【新聞實驗室】
|文教科技你有想像過如果有一天網路中斷,手機訊息傳不出去、地圖也打不開,要如何跟其他人聯繫嗎?今(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部分地區通訊一夕全斷,成了訊號孤島,當時引發不小恐慌。面臨電線桿倒塌和基地台毀損,該怎麼辦?除了等待通訊業者修復訊號,日常中還能先做哪些準備?
-
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燃煤 歐美化石燃料依賴反增
|全球全球電力需求不斷上升,不過根據能源智庫Ember最新數據,2025年上半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總量增幅超過全球電力需求的增長,再生能源合計的發電量也首次超過燃煤發電,專家表示,這意味綠能已經能支撐新增的電力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印度引領這波綠能成長、歐美國家卻比以往更依賴化石燃料。
-
紐約水牛城建鋰電池儲能系統 防極端氣候穩供電
|全球面對極端氣候威脅,美國紐約水牛城打造全州最大鋰電池儲能系統,占地逾1公頃,可在暴風雨或熱浪來襲時,為1萬5000戶家庭供應2小時電力。儲能雖可以穩定電網、降低停電風險,但也引發居民安全疑慮。業者強調他們會全程監控,可透過遠端即時關閉來確保社區安全。
-
麥寮魚塭斷電魚隻缺氧死 養殖戶稱台電遲未修復
|地方雲林縣麥寮鄉許厝的養殖魚塭,9月30日晚間6時多疑似因電力設施老舊,造成電線脫落斷電,供氧水車停擺近超過12小時,養殖戶發現後緊急通報台電維修,但這2天陸續有死亡魚隻浮上水面,損失超過百萬元。養殖戶就說,設施老舊早已通報,但電力公司遲未派工,甚至有斷掉電線桿都沒有修復。
-
首見經濟成長與用電脫勾 經部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下修
|生活經濟部今(26)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今(2025)年上半年出現經濟大幅成長,不過用電卻出現負成長1.1%,因此預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平均年成長率將大幅下調到1.7%,並強調對未來高科技產業用電與擴廠需求都有納入評估。
-
興達電廠災後供電危機? 經長龔明鑫:絕不會分區限電
|社會目前興達電廠正從燃煤轉型為燃氣發電,原本燃煤1號、2號機組已經除役,3號、4號機組轉為備用,新增的燃氣1號和2號機組還沒有正式商用,1號機從6月開始已經接受調度,2號機還處於試運轉階段。這次大火,造成燃氣1號、2號機都停機,對發電是否會造成影響,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1)日強調,絕對不會出現分區限電的狀況。而這起事故也引起各界關注機組的安全性及風險。
-
-
業者規劃14座風機建蘭陽溪口 尚未環評已引地方抗議
|地方宜風電力公司打算在宜蘭的蘭陽溪出海口設置14座陸域風機,案件尚未進入實質環評審查,就已經引發地方強烈反彈,2日上午宜蘭五結鄉鄉親集體到行政院陳情,要求台亞風機停止開發。下午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受邀到現場勘查,重申對於影響居民生活與環境的陸域風機開發不鼓勵也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