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啓明
-
光復鄉清出逾萬噸淤泥 環境部:速移往4暫置場
|地方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化身鏟子超人,前往光復鄉協助災民復原,截至昨(30)日已清出近3萬5000噸的垃圾、超過1萬公噸淤泥。這些垃圾初期規劃先送到當地的暫置場,再分批交由台泥焚化爐來處理。由於目前氣象預報,4日開始,花蓮有可能出現大雨甚至豪雨,環境部長彭啓明說,淤泥會盡速從街道移除,而適當降雨反而有助洗除淤泥。
-
關稅衝擊碳費徵收 彭啓明:收入低於預期
|環境國內碳費制度今(2025)年上路,環境部上午舉行亞洲碳定價論壇。部長彭啓明受訪時表示,預估受關稅衝擊與傳統產業經營辛苦的狀況下,明(2026)年預估碳費收入約在40億元上下,但他仍樂觀表示9成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劃,代表減碳的實質目標會達成。
-
業者規劃14座風機建蘭陽溪口 尚未環評已引地方抗議
|地方宜風電力公司打算在宜蘭的蘭陽溪出海口設置14座陸域風機,案件尚未進入實質環評審查,就已經引發地方強烈反彈,2日上午宜蘭五結鄉鄉親集體到行政院陳情,要求台亞風機停止開發。下午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受邀到現場勘查,重申對於影響居民生活與環境的陸域風機開發不鼓勵也不支持。
-
立院審693億災後重建經費 賴士葆提案刪10億預備金
|政治立法院今(27)日審查693億的災後重建經費,由於關乎日前丹娜絲颱風與豪雨重創南台灣,在野黨不打算對預算下重手,不過藍委賴士葆仍提案刪減特別預算裡的「預備金10億」,質疑已經有第一、第二預備金,再編列,有疊床架屋之嫌。而下午針對《韌性特別條例》的朝野黨團協商,其中外界最關心的何時普發現金,經過決議,預計最快10月發放。
-
颱風吹出廢光電板處理問題 彭啟明認有管理漏洞將檢討
|生活這次丹娜絲颱風吹出廢光電板處理的問題,環境部指出,目前只剩一家業者不好好處理,已經累積被罰900萬元。部長彭啓明坦言,要誠實面對目前的管理漏洞,包括業者遭遇風災要如何及時處理等4大問題,將透過總體檢來補漏洞。光電產業則指出,原本預計廢光電板2030年之後才會大量排出且有相應處理量能,但這次颱風打亂了步調。
-
直擊業者就地破碎光電浮板 彭啓明:依《廢清法》開罰
|環境丹娜絲颱風在嘉義縣摧毀6座滯洪池光電案場,其中新庄跟荷包嶼案場是同一業者經營,日前才因為清運慢,二度遭罰共600萬元。昨(16)日環境部長彭啓明到新庄滯洪池視察,目擊到業者疑似想節省成本,用破碎機在現場打碎光電塑膠浮板,直接依違反《廢清法》再開罰。
-
環境部首辦抗高溫調適對策演練 16部會與雙北市府皆出席
|生活極端氣候屢屢創下高溫,天氣熱不只有害民眾健康,也有可能造成公共設施損壞,甚至交通出現問題。環境部第一次試辦「抗高溫調適對策演練」,以雙北連續氣溫破38度C發布紅燈為情境,共16個部會與雙北市政府出席,發現政府的應變,有些需要再加強。
-
丹娜絲毀全台33處光電案場 環部:僅部分地點錳背景值超標
|環境這次颱風讓西南沿海的太陽能光電板受損嚴重,經濟部統計,共有33處光電案場受損,其中嘉義最為嚴重,大約11萬多片光電板破損。另外外界擔心是否有食安疑慮,目前檢驗魚塭的水質後,發現除了部分地區因為背景值的錳偏高、超標,其他數值都符合標準。
-
去年總碳排較基準年減4.48% 能源部門排放量最高
|環境環境部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指出國內2023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相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4.48%,不過這其中能源部門的排放雖然比前一年減少,但相對於基準年則是上升1.1%。近期因核電退場導致火力全開,是否導致碳排增加?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備用機組使用時間有限制,碳排不至於增加。
-
興達電廠開2部燃煤機組 環境部:未違反環評承諾
|生活5月17日國內進入非核家園後,各界一直質疑台電火力全開,除了台中電廠10部燃煤機組有9部運轉,昨(21)日更傳出高雄興達電廠的兩部燃煤機組也偷偷上線。對此台電指出,民營的花蓮和平電廠跳機,導致備轉容量率低於8%,才依法啟用興達的機組;環境部也證實,未違反環評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