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
抗議建焚化爐恐致污染 名間自救會稱將抗爭到底
|地方南投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以及環團,今(12)日上午到世界茶業博覽會的會場旁抗議,認為國慶焰火造成濃煙瀰漫,引起不少民怨,但縣府卻仍持續推動垃圾焚化廠的興建。自救會認為,這無疑會是南投最大的污染源,表示會抗爭到底。
-
澎湖漁民控海龍風電危及航運 業者:有裝防撞燈與夜間標示
|地方「海龍離岸風電計畫」2號風場已經完成37座風機安裝,3號風場36支風機預計明(2026)年底完工,風場距離澎湖目斗嶼海域只有12浬(海里),是澎湖漁民傳統作業區。漁民批評風機不但影響魚場,對漁船航行安全也造成危險,不過業者強調皆有安裝防撞燈和夜間標示,會持續和漁會溝通。
-
「黑猩猩之母」珍古德辭世 曾為推動環保來台十多次
|全球被稱為「黑猩猩之母」的英國動物學家珍古德1日逝世,享耆壽91歲。珍古德畢生致力於靈長類動物研究,即使親近動物的研究方式遭質疑,仍堅持自己的想法,促進世界對動物行為與情感的理解。珍古德為倡議環保,一生曾來台十多次,最近一次是在今(2025)年6月。
-
喜馬拉雅山區燃放煙火引發爭議 蔡國強與「始祖鳥」發聲致歉
|全球中國藝術家蔡國強與戶外品牌始祖鳥合作藝術計畫「昇龍」,19日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區點燃煙火,影片發布後引發高度關注。雖然主辦方宣稱煙火為可分解材質,且有制定環境保護措施,但仍遭質疑影響環境。對此始祖鳥及蔡國強皆已發聲明致歉,並承諾若確認影響環境將採取補救措施。
-
立陶宛維爾紐斯7項評比指標佳 獲選2025歐洲綠色首都
|全球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城市林地的比例超過60%,空氣品質、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先天就具有良好的條件,再加上政府與民間共同在永續、環境保護以及減緩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讓他們獲得了「2025年歐洲綠色首都」的榮耀。
-
中菲南海海域再起衝突 菲船遭水砲攻擊多處毀損
|全球繼8月中旬後,中國與菲律賓再次在海上爆發衝突。中國海警局昨(16)日聲稱,對闖入南海黃岩島(台灣稱民主礁)的菲律賓公務船,採取管制措施,還說其中一艘菲國船隻故意衝撞中國艦艇,因此以水砲驅趕菲律賓船隻。對此,菲律賓官方反駁,表示中國說謊,堅持事發海域的主權,屬於菲律賓。
-
環團籲強化管理廢光電板 環境部允進行總體檢
|生活今(2025)年7月初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全台有超過13萬片光電板受損,事後回收清除作業更衍生出許多爭議,民間團體不僅認為當前回收費率過低,而且破損及破碎的「暫存光電板」還可能造成污染,呼籲政府應立即檢討並拿出配套。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也承諾,會進行總體檢。
-
中籍貨輪去年擱淺野柳岸邊 殘油抽畢預計9月底拖往韓國
|地方中國籍貨輪「鈺洲啟航」去(2024)年10月為了躲避颱風出港,卻不敵強風強浪,在野柳外海失去動力,最後觸礁擱淺在新北市的野柳岸邊,在航港局的監督下,船公司抽完船艙內超過280噸的殘油,近期船上3座的橋式機將移除完畢,預計9月底船體將拖到韓國處理。
-
中央推桃竹苗大矽谷計畫 環團憂農地消失
|地方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今(19)日討論苗栗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但環團質疑,為了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將變更後龍、竹崎等地的農地,可能會有960公頃的農地消失,所以堅決反對。
-
莊瑞雄批屏東放核廢成二等公民 童子賢:清廉環保者皆一流公民
|產經8月23日將舉行重啟核三公投,17日正方代表把握投票前最後一個週末,舉行連署記者會,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強調,AI跟高效運算產業需要穩定電力支撐。而針對核廢料存放議題,童子賢跟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持續隔空交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再向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下辯論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