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齊柏林衛星發射臨時喊卡 延至29日發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家太空中心(TASA)第一個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的首顆衛星「齊柏林衛星」,原定台灣時間今(27)日凌晨2時18分,要搭乘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升空;不過在發射直播中,火箭倒數時刻一直暫停在15分33秒,稍後SpaceX宣布,為了確保火箭跟衛星安全,取消今日的發射。但已確認火箭與衛星目前都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將在48小時後再次嘗試發射。

隸屬福衛號星系,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研製的首顆衛星「齊柏林衛星」,原定台灣時間27日凌晨2時18分,要搭載SpaceX的Transporter-15火箭,從美國加州范登堡基地發射升空。不過在發射直播中,火箭倒數時刻一直暫停在15分33秒,稍後SpaceX宣布,為了確保火箭跟衛星安全取消發射,但已確認火箭與衛星目前均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TASA佐理工程師黃振瑋表示,應該是在填充液態氧的過程中,發現有異常的情況,才會把發射倒數做暫停。

國家太空中心佐理工程師黃振瑋表示,「即使是像SpaceX這麼有經驗,他們還是會遇到火箭有異常的情況,但是只要緊急、盡快去做一些適當的處置,都還是可以盡量去降低它的問題。」

「齊柏林衛星」為福衛八號星系中的第一枚,這個星系由八顆衛星組成,將於未來數年陸續升空;相較於目前仍在服役的福衛五號,本次新衛星的影像解析度可達1米以下,並透過多衛星同步運作,大幅提升影像取像頻率與應用彈性,涵蓋防災、農業、地景變遷監測等多元領域。

總統賴清德說:「資料將應用在國土規劃、農業監測、災害應變以及環境保護,來提升人民生活福祉、強化國家安全,讓台灣更有力量面對各項挑戰,因此它被命名為齊柏林,希望齊柏林導演的精神可以延伸到太空,繼續守望台灣、觀照世界。

齊柏林衛星原定11月11日凌晨發射,卻先後兩度延期。第一次延期是SpaceX因為天候與火箭整備進度順延一天;第二次則因為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預算案卡關,而陷入行政停擺,從11月10日起全面禁止上午6時到晚間10時的商業發射活動。福衛八號發射時間無法移到夜間窗口,因此被迫延到27日。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SpaceX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確認整個的狀況,所以TASA團隊當然會持續地待命,等到整個發射的任務完成才會結束。」

所幸火箭與衛星目前都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預計台灣時間29日凌晨2時18分,將再次嘗試發射。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