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蘇澳溪分洪道工程卡關 環團批周邊工程無保育措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解決蘇澳淹水問題,宜蘭縣政府爭取推動蘇澳溪分洪道工程,但因為總工程經費從50幾億提升到70幾億,導致全案卡關。地方希望先就核定經費發包。另外,地方社區和環保團體也認為資訊與環保措施不夠公開清楚。縣政府則回應,會加強改進。

蘇澳溪又稱白米溪,2021年因梅姬颱風加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導致這條溪流暴漲,造成蘇澳市區大淹水,宜蘭縣政府因此向中央爭取蘇澳溪分洪道,但工程經費70幾億元,行政院還有20幾億未核定,導致全案卡關。

宜蘭縣議員謝正信認為,「但如果可行的話,是不是可以依階段性的,譬如說那一個工程先發包?」

地方則希望能先就已核定的經費優先發包施工,加速工程推動。

此案主體工程由水利署發包,周邊管理中心、環教中心以及防砂壩等工程則由縣政府主責。縣政府表示,主體工程基本設計和用地取得都已經完成,只要經費到位就會盡快執行發包。

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瑞木指出,「既然說工程要讓民眾參與,你就必須要真的做出來 ,而不是我口頭講了,可是事實上是不做的。」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表示,「縣政府的生態保育措施在目前的不管是設計報告書,或是生態檢核報告書裡面,都幾乎是付之闕如。」

不過此案地方社區和環保團體認為,當初環評承諾工程資訊要公開以及民眾參與,但縣政府執行得很薄弱,例如工程網站資訊提供緩慢,且相關計畫基本設計審查環保團體幾乎無從得知訊息。環境監測和生態調查也和社區記憶不同,例如蘇澳溪過去很多的台灣絨螯蟹調查資料完全沒記錄到,周邊相關工程縣府至今也未針對生態調查提出環境保護對策。

宜蘭縣政府水利資源處長李岳儒回應,「如果有做得不足的部分我們會來做加強的一個改進。」

縣政府表示,生態調查已開放社區參與,相關保育措施待工程進入細部設計後才會納入,如果有做得不足的部分,縣政府會持續加強改進。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