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
-
殺台灣黑熊「三貼」載運 屏東霧台9原住民一審全數無罪
|社會屏東縣霧台鄉2022年有9位民眾合夥獵殺4隻台灣黑熊、15隻台灣水鹿、3隻台灣野山羊等保育類動物,還騎機車將黑熊屍體以「三貼」方式運載。屏東地院今(26)日一審以被告為原住民身分、且獵殺動物為自用非營利,符合除罪規定為由,全數判處無罪,僅其中一名被告因頂罪被判拘役10日,可易科罰金,全案仍可上訴。
-
原民族服圖騰融入時裝 史前館展出逾40件作品
|生活原住民的族服,通常在傳統祭典儀式、或是部落重要場合才會看到,不過隨著時代的轉變,有藝術家將族服上的圖騰飾品融合現代元素,創作成時尚服裝,現在正在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出。
-
血液腫瘤專家陳耀昌76歲病逝 為電視劇《斯卡羅》原著作者
|生活有「台灣骨髓移殖教父」之稱的陳耀昌醫師今(17)日病逝,享壽76歲,陳耀昌在台大醫院行醫,不僅完成台灣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殖,也是推動《再生醫療法》立法的首席顧問;陳耀昌是血液腫瘤專家也是作家,他的著作《傀儡花》曾被公視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在57屆金鐘獎入圍13項大獎,並獲得戲劇節目獎等4項大獎。
-
遠洋巡護船「西拉雅號」下水 賴清德盼承襲原民守護家園精神
|政治海巡署今(1)日在高雄舉辦4000噸級巡防艦「台北艦」成軍,還有首艘以台灣原住民族命名的高緯度遠洋巡護船下水,船名由總統賴清德親自命名為「西拉雅號」,期望承襲原住民勇敢堅韌、守護家園的精神。而面對中共持續不斷的灰色地帶侵擾,賴清德更呼籲朝野立委要支持「海纜七法」的修法。
-
督促政府落實兩公約 國家人權委員會發布評估意見
|社福人權為了落實「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推動與監督,國家人權委員會今(30)日上午辦理兩公約第4次國家報告獨立評估意見發表會。除了協助國際審查委員瞭解我國人權現況,也期待透過公開發表的方式,督促政府正視結構性問題。
-
競技疊杯賽德克少女摘11金3銀 橫掃亞洲破3世界紀錄
|文教科技2025年亞洲盃競技疊盃錦標賽,昨(26)日在中國大連落幕,我國代表隊以43金、26銀、22銅得牌數,成為本屆最大贏家,共刷新7項世界紀錄;其中來自桃園15歲的賽德克族少女莎瑪巴紹,奪下All-Around女子不分齡冠軍,更以11金3銀驚人戰績橫掃亞洲,並刷新3項世界紀錄。
-
亞馬遜「飛河」水氣減弱 科學家:雨林乾旱恐草原化
|環境亞馬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能調節南美洲氣候。雨林樹木蒸散形成的水氣流「飛河」把水氣送往內陸,但隨著砍伐與氣候變遷導致飛河水氣減弱、亞馬遜乾旱惡化,不僅生態受衝擊,也威脅農業和水力發電。
-
中秋3天連假10/4展開 六都合法烤肉區一次看
|生活今(2025)年中秋節3天連假將於10月4日展開,各縣市政府陸續公布相關烤肉規範。近年因疫情影響、響應節能減碳等因素,許多縣市的公園綠地都已禁止開放烤肉,僅開放部分公共區域讓民眾烤肉。《公視新聞網》也整理了今年六都的戶外烤肉相關規定與開放地點。
-
孟加拉女學生遭集體性侵 群眾示威變暴力衝突釀3死
|全球南亞國家孟加拉的少數族群有1名女學生遭到集體性侵害,當地人指控當局縱容穆斯林嫌犯,要求立刻逮捕,結果演變成激烈的暴力衝突,有3人被槍擊身亡。政府已經派出軍隊進駐當地。
-
核安會將修《核管法》子法 環團籲擴大評估範圍
|生活立法院5月23日通過修正《核管法》,接下來核安會配合提出子法《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修正草案,台電要申請再運轉執照必須提出6大項文件。但上午環保團體與民間團體舉行記者會指出,除此之外還需要提出地質災害、健康風險、經濟效益等評估,另外更要進行環評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