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
-
川普要求塗黑美墨邊境金屬圍牆 藉「變燙」防非法移民翻越
|全球美國國安部19日宣布,為防止非法移民闖越邊境進入美國,將依照川普要求把美墨邊境圍牆全漆成黑色,讓金屬牆體在陽光照射下變得更燙、更難攀爬。另外,也將在位於德州格蘭河沿岸的邊境推動水上基礎建設,加強防線。
-
香港竹編鷹架將被淘汰 港府:安全考量改換金屬鷹架
|生活許多香港知名電影都曾出現的「竹子鷹架」場景,如今這項具代表性的香港建築技術,可能很快遭淘汰。香港政府表示,這種建築施工法在不久的未來,將被更為堅固的金屬材質給取代。
-
研究:玻璃瓶飲料塑膠微粒更多 濃度比塑膠瓶高50倍
|生活法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發現,玻璃瓶裝飲料中含有的塑膠微粒,濃度比塑膠瓶裝飲料高出50倍,原因是玻璃瓶上的金屬瓶蓋在製造時會相互碰撞,瓶蓋內部塑膠薄膜會因此產生碎片,並在裝瓶後掉落到飲料內。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瓶蓋可以在生產完成後,透過清洗並吹乾的方式去除表面的塑膠微粒。
-
男戴金屬項鍊闖核磁共振室 被吸入機器亡
|全球美國發生一起罕見的醫療事故,一名男子陪同妻子去醫院做核磁共振MRI檢查,卻因為脖子上戴著一條粗重的金屬項鍊,沒有取下就走進還在運作的掃描室,結果整個人被強大的磁力吸入機器,送醫後傷重不治。
-
戴9公斤重金屬項鍊進核磁共振室 美國男子遭機器吸入後身亡
|全球美國紐約一名61歲男子,因為佩戴20磅、相當於9公斤左右的金屬項鍊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導致自己被機器強大磁力吸入。事故後因心臟病多次發作,最終在17日下午去世。
-
稀土回收率不到1% 瑞士研發萃取劑有望成突破口
|全球俄烏戰爭跟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對稀土資源的關注,稀土是現代科技產品的關鍵元素,但傳統從電子垃圾中,成功回收的稀土元素低於1%,而且過程不只複雜,還高成本、高耗能。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就研發出提高分離稀土效能的新技術,可望為全球稀土與戰略金屬產業帶來新變革。
-
台鐵旅客下車踩到月台告警燈 腳陷入濺血縫數針
|社會台鐵發生驚恐事件。今(25)日上午1名乘客在南港火車站下車,當時人潮眾多,踩到月台告警燈,整隻腳突然陷進去還因此受傷,送醫後縫了7、8針,傷者認為相關設備欠缺保養。而台鐵回應,首次發生這種狀況,初判是金屬疲乏造成,除了慰問傷者,允諾負擔所有醫療費,也將全面檢查各站相同設施。
-
歐盟宣布再武裝計畫 外媒:可藉機提高軍工產能
|全球歐洲重工業近期面臨美國關稅上調,以及中國廉價產品競爭衝擊;同時,歐盟推動再武裝計畫,也遭遇軍工產能不足和預算排擠難題。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分析指出,軍工產業高度依賴鋼鐵與金屬,歐盟可趁機擴大軍工產能,不僅解決防衛需求,也有助提振本地鋼鐵與金屬產業,一舉多得。
-
壹元硬幣價值不只1.5元 鑄幣「越造越虧」會停止發行嗎?【圖解】
|生活隨著通貨膨脹、電子支付興起,你手上的壹元硬幣是否常丟在房間角落不用?台灣目前有超過80億枚的壹元幣在市場上流通,且每年仍生產逾1億枚。但隨著國際原物料上漲,壹元硬幣的鑄幣成本在2023年已經超過1.5元。
-
鹿與森林|墾丁梅花鹿復育的下半場【我們的島】
|地方台灣南端恆春鎮社頂附近,有一處高位珊瑚礁保留區,這裡原是一片孕育豐富生命的森林。但數十年前,墾丁國家公園開始梅花鹿復育計畫,到2024年已有3600隻的族群規模,並持續成長。然而隨著鹿群壯大,這裡的森林開始產生變化......